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南印度洋脊中段(49°~51°E)扩张方式及岩浆供应模式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梁裕扬李家彪李守军倪建宇阮爱国
  • 会议时间:2013-10-01
  • 关键词:海洋地质学 ; 洋脊中段 ; 扩张方式 ; 岩浆供应模式 ; 西南印度洋
  • 作者单位:梁裕扬(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66071;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李家彪,李守军,倪建宇,阮爱国(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杭州 310012;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杭州 310012)
  • 母体文献: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会议地点:广州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73;X79
摘要
超慢速洋脊是全球洋脊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独特的演化方式,对研究洋脊扩张动力学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目前海洋地质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利用西南印度洋脊中段(49°~51°E)洋脊分段的27~29洋段)50m×50m的全覆盖多波束资料,以构造地貌学的分析方法,探讨了该段洋脊的扩张方式与岩浆供应模式。研究发现洋段海底扩张过程是不对称的。发育于轴部的AVRs主要向北侧迁移增生,使北翼得到更多的真正意义上的洋壳增生,使裂谷北侧谷壁、洋脊北翼地形地貌,表现出与AVRs相似的地形地貌特征,即发育火山和近E-W 向线性构造;而南侧的海底扩张更多地由构造拉张来消化和体现,因此在南翼发育了大量的断块,而在49.78°E轴部以南的基底拆离面正是强烈的拉张持续作用于同一断层的产物,是下地壳或上地幔直接出露于海底,是这种强烈拉张的极端表现。这种不对称的海底扩张过程,极可能受到了发育于轴部的不对称深断层的控制,从AVRs裂谷南侧谷壁的大型断面,以及热液喷口出现的位置,都能判断这种深断层的存在(深断层可为热液喷口提供热量和物质通道)。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