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中部秦岭造山带前寒武纪的形成和演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时毓于津海刘希军冯佐海
  • 会议时间:2013-10-01
  • 关键词:历史地质学 ; 前寒武纪 ; 造山带 ; 形成机理 ; 构造演化 ; 秦岭地区
  • 作者单位:时毓,刘希军,冯佐海(桂林理工大学,广西矿冶与环境科学实验中心,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隐伏金属矿产勘查重点实验室,广西桂林,541004)于津海(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210093)
  • 母体文献: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3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会议地点:广州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F32
摘要
北秦岭秦岭群的形成时代为格林威尔期,它形成于与俯冲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背景,在早古生代经历了强烈的变质作用.本文根据研究获得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年代学和错石Lu-Hf同位素的数据,结合前人的成果,提出了从中元古代晚期一早古生代期间秦岭造山带的形成和构造演化模式.中元古代晚期一新元古代早期向北俯冲:格林威尔期之前,华北和扬子之间以松树沟洋相隔,格林威尔期洋壳向北俯冲于华北南缘之下,松树沟蛇绿岩即形成于该俯冲背景下。俯冲作用在华北南缘产生了强烈的弧岩浆作用和变质作用,形成了北秦岭地体(大陆边缘),此时北秦岭主要由秦岭群(杂岩)组成。在此过程中,华北南缘的古老基底岩石发生再改造,同时也有新生地壳的生长,在北秦岭地体仅保存有少量的古老基底岩石。这期构造一热事件对扬子北缘基底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变质作用,而没有引起强烈的岩浆作用。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