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研究--SinoProbe大地电磁标准网阵列探测初步结果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研究中利用了102个宽频+长周期联合测点,并通过基于非线性共轭梯度算法(NLCG)的模块化三维反演代码ModEM获取了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电性结构模型的初步结果.这一电性结构模型表明青藏岩石圈的电性结构在水平方向及深度方向上的变化表现得都十分强烈.在青藏高原内部的中下地壳广泛分布着高导体,但是这些高导体的儿何分布形态十分复杂,与东向逃逸的连续管道流模型不同,这些壳内高导体更多地表现为具有南北向延仲的特征。在上地慢深度范围内,高原内部最为高导的两个区域分别位于羌塘地体的南部及拉萨地体的中部。这两组上地慢范围内的大规模高导体似乎在更深的深度范围内汇聚于一处。俯冲的印度板块主要表现为高阻特征,电性结构模型反映出这一高阻体的前缘在高原西部已俯冲至班公一怒江缝合带下方,而在高原中部其前缘则止于拉萨地体中部地区。下一步的三维反演工作将进一步融合更多的宽频数据以获取更为精细的壳慢电性结构模型,为青藏高原的大地构造研究从电性模型的角度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