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地震折射波在河床覆盖层厚度探测中的应用与体会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互换法非纵观测系统"和"互换法相遇观测系统"在河床覆盖层厚度探测的应用比较多,在某种意义上,二者均能较准确的获得地层信息并计算出覆盖层厚度,但在实际工程案例中发现这两种观测方法的解释结果常常存在一定的偏差,有时偏差还比较大.实例l中坝址区基岩为粘土岩,波速呈各向同性,两种方法解释结果相差不大。实例2坝址区基岩为板岩,波速呈各向异性,非纵观测系统“相对时差法”的解释结果误差较大,此时最好采用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t0法”解释。实际工作中,常常因为场地受限,得不到地层折射波或者没有合适的追逐位置,无法采用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t0法”解释,被迫选择非纵观测系统,此时需把检波器安置在测线垂直平分线上,尽量减小误差。很多情况下,开展工作前对河床下的基岩和覆盖层的了解不够,甚至一无所知,此时最好同时布置“互换法相遇时距曲线观测系统”和“互换法非纵观测系统”,通过比较,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解释结果。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