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兴安岭五岔沟地区三叠纪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大兴安岭位于中亚造山带东段,古生代经历了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间复杂的造山作用,表现为不同块体或地块间的碰撞拼合,导致两大板块最终拼合在一起.本文通过对大兴安岭五岔沟地区头道河岩体进行锆石U-Pb年代学、Hf同位素分析以及地球化学研究,来探讨头道河岩体形成时代、成因以及其形成的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区处于兴蒙造山带东部的兴安地块之上。本区岩体呈南北走向,岩体南部侵入二叠系的大石寨组火山角砾岩,北部被侏罗系白音高老组地层所覆盖,晚期被第四系水系岩南北方向切割。头道河岩体主要由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成。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结果显示,头道河岩体形成于243-240Ma的中三叠世。岩石地球化学资料显示头道河岩体具有高硅,富碱,富铝,贫铁、镁、钙的特征,为一套高钾钙碱性的I型花岗岩;稀土元素总量偏低,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介于8.71~17.61之间,无明显销异常;微量元素以富集Rb、P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为特征。锆石原位Hf同位素分析表明,该岩体花岗质岩石的176Hf/177Hf比值为0.282811-0.283227,εEf(t)为较高的正值,Hf二阶段模式年龄介于595~1107Ma。上述地球化学特征指示头道河岩体源区物质为中元古代-显生宙期间从亏损地幔增生的年轻火成岩地壳物质。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及同期火成岩物质的时空展布规律,认为,中三叠世头道河岩体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造山后于中展构造环境。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