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不整合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赵卫卫查明吴孔友
  • 会议时间:2007-09-27
  • 关键词:成藏模式 ; 油气成藏 ; 地层不整合 ; 储集空间
  • 作者单位:赵卫卫(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5;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61)查明,吴孔友(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山东 东营 257061)
  • 母体文献:第六届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六届全国油气运移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西安
  • 主办单位:中国石油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地层不整合对油气成藏具有重要作用。柴达木盆地经历了多次构造运动的改造,形成多个不整合。不整合的形成与频繁构造活动、长期受风化剥蚀、大气水淋滤等有关。根据不整合成因机制及地震反射特征将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不整合划分为5种类型。风化剥蚀程度的不均一性使不整合具有典型的层状结构,即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风化粘土层和半风化岩石。柴达木盆地东部地区不整合面之上岩石类型主要包括底砾岩、水进砂体和泥岩,其发育受构造运动强度、古气候、古地形及暴露时间的控制,以底砾岩最为发育,且孔渗性好,构成流体的良好运移通道。风化粘土层在上覆沉积物压实作用下岩性较为致密,是一套良好的封盖层。半风化岩石类型有砂质岩类、泥质岩类和基岩,其均能形成风化淋滤带,改善孔隙结构,增强储集空间。不整合纵向分层结构构成油气运移的双重通道,同时为油气聚集提供良好的储集空间和圈闭条件。不同的不整合剖面类型可以形成不同的油气成藏模式。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