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甲基毒死蜱对鱼肝脏不同酶活性的影响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董兵董玉瑛王晶
  • 会议时间:2011-05-17
  • 关键词:甲基毒死蜱 ; 毒理学效应 ; 肝脏 ; 酶活性
  •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大连,116600
  • 母体文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1暨第六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国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哈尔滨
  •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生物标志物通过研究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相关反应和产生的影响来描述污染物的作用,作为早期警报指标应用于生物监测中,并且在保护种群和生态系统上具有很大的预测价值。研究表明,有毒污染物在水生生物体内代谢的相关酶活性,可作为机体功能和器官损伤的生物标志物。鉴于大多外源性污染物是通过产生大量活性氧来诱发机体多种损害,而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发展了防御过氧化损害的系统,其中包括水溶性组分如谷胱肝肽(GSH)、脂溶性组分如维生素E 和谷胱肝肽过氧化物酶(GPx)、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各种酶,本文以幼龄鲫鱼为受试生物,研究较低剂量的甲基毒死蜱(1μg/L)对鲫鱼肝脏的毒理学效应,即包括鱼体肝脏中抗氧化系统酶(过氧化氢酶活性、超氧歧化物歧化酶活性、还原谷胱甘肽含量)以及转氨酶活性随暴露时间的变化趋势,以期探讨农药甲基毒死蜱对肝脏的毒性和对酶的作用机理,并筛选出对毒性作用最为敏感的酶指标,为发展利用水生生物体内的这些酶来检测水环境有毒污染物的早期影响和作用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