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旅游信息科学:一个研究框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君轶张柳
  • 会议时间:2010-10-22
  • 关键词:旅游信息科学 ; 目的地营销 ; 电子商务 ; 数据库
  •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陕西西安,710062
  • 母体文献: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重庆
  •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人类活动的信息发展和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的联系在一起,1948 年,美国数学家Wiener就对信息进行了阐述,指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而信息论的创始人Shannon(1950)将信息定义为用来减少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随后有众多的中外学者就信息以及信息科学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和研究。旅游业具有极强综合性,不可避免的受到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带来的影响,上个世纪60 年代机票预订系统发展以来,通讯技术已经渗透到旅游的各个方面,给现代旅游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Sharda(2009)在其著作<旅游信息科学:虚拟旅行推荐系统,社区和用户界面设计>中从旅行推荐系统、社区和用户界面设计3 各方面对旅游信息科学进行阐述。从国内20 多年的研究来看,主要集中在旅游信息化、eTourism 、数字旅游等方面,关于旅游信息本身以及旅游信息科学的建立方面思考较少。根据"信息"的基本概念,可以给旅游信息做如下的描述:旅游信息是旅游活动中旅游主体、客体和介体的本质、特征和运动规律的属性。旅游信息是信息的一种,它具备信息的基本特点,但是旅游活动的特殊性,旅游信息又具备其多元性、可共享性、可传递性、不对称性和增值性的特性。信息科学主要是指以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通讯等技术为研究工具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问,是以扩展人类的信息功能为主要目标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邹志仁认为信息学是以社会的信息现象和人类的信息交流过程为对象,研究信息的产生、标书、组织、处理、传播和利用的原理、方法和规律。钟义信信息科学是研究信息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综上来看,笔者认为旅游信息科学(TIS)是以旅游信息为研究对象,利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研究旅游活动中的旅游信息获取、管理、分析、传递、利用等,探索信息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从研究对象上看,旅游信息科学关注于与旅游有关的实体资源、以及生产要素资源等的相关信息;从研究内容看,旅游信息科学是交叉贯穿于多个领域的横断学科。旅游信息科学的发展和建立与其支撑体系息息相关,支撑体系分为理论支撑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两大类。作为信息科学的分支学科,从旅游信息科学的发展来看,其主要的理论支撑学科包括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同时旅游信息的特殊性,旅游信息的传输和认识必然受到重视,因此传输论和识别论也是支撑其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技术方法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含网络技术),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目的地营销系统等。从学科的发展来看,获取知识已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而更侧重于知识的社会功能。管理者、决策者和消费者更关心的是如何利用知识,而并不用了解"知识"本身。因此旅游信息科学的两条研究两条主线是知识发现和知识管理,两条应用主线是技术导向性的和需求导向性的应用。从研究主题上看,主要包括理论研究、方法研究、技术研究及应用研究4 个方面。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