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秦俑博物馆室内气溶胶的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华胡塔峰曹军骥贾文婷马涛王春燕
  • 会议时间:2014-09-04
  • 关键词:大气污染 ; 气溶胶 ; 演化特征 ; 空气质量
  • 作者单位:李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 71060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胡塔峰,贾文婷(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曹军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西安 710049)马涛(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西安 710075)王春燕(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西安 710600)
  • 母体文献:中国科协第28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雾霾成因与PM2.5污染治理”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28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雾霾成因与PM2.5污染治理”
  • 会议地点:西安
  •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
  • 语种:chi
摘要
分析了2013年秦俑博物馆(秦俑馆)1号坑遗址保护展示厅的室内空气质量,包括微气候条件、气溶胶质量浓度及化学组成的冬、夏季特征,并通过探讨其在1989至2013年间的演化,评价博物馆的旅游规划和环境改善政策对文物保存大气环境的长期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秦俑馆内一系列环境措施的实施和旅游条件的建设,对秦俑馆室内的气溶胶及其组成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其中,夏季室内总悬浮颗粒物(TSP)的质量浓度由1994年的540.0μg·m-3降低至2004年的172.4μg·m-3,冬季TSP的质量浓度由1994年的380.0μg·m-3降低至2005年的312.5 μg·m-3.夏季PM2.5的质量浓度由2004的108.4μg·m-3降低至2013的65.7μg·m-3,冬季PM2.5的质量浓度由2005的242.3μg·m-3降低至2013的98.6μg·m-3.尽管如此,秦俑馆内的文物依然面临气溶胶酸性组分的长期威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