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新疆一次暴雪天气卫星云图特征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秀琴段维杜红
  • 会议时间:2014-11-03
  • 关键词:暴雪天气 ; 过程分析 ; 卫星云图 ; 环流特征
  • 作者单位:王秀琴,杜红(新疆石河子气象局,石河子 832000)段维(新疆康地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 会议名称: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42;P44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气象数据和天气图,结合FY-2D卫星云图等资料,对2010年12月2~4日新疆北部出现的寒潮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寒潮暴雪天气过程是在"—脊—槽型"的环流背景下产生的,由于乌拉尔高压脊发展强盛,高压脊后有暖平流北上,脊前偏北气流加强,引导极地冷空气逐渐南下,堆积到低压槽中,使得低压槽在东移的过程中径向度逐渐加大.12月3日由于冷空气进一步沿着高压脊顺转南下,巴尔喀什湖至新疆风场逐渐加强,发展为高、低空急流,500百帕急流轴中心最大风速达80m·s-1,高空强烈的抽吸作用加强了上升运动,为强降雪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对应高空-48℃强冷中心,有强冷空气堆积,冷高压在动移的过程中不断加强,高空冷平流和低层暖空气共同作用,造成此次寒潮暴雪天气,并影响新疆北部一带气温,导致日平均气温降幅达12~16℃的强烈降温;新疆北部存在有上升和下沉运动的垂直环流圈,对流层低层系统的加强辐合,高层加强辐散,进一步加强了上升运动,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加大了大气的不稳定性,为暴雪的发生提供了动力重要的条件;高低空急流的不断加强,促使了动力场和热力场的交换,触发了不稳定能量的释放,500百帕高空槽前西南暖湿气流不断增强,低层形成西南风急流,向暴雪区输送水汽和能量;由卫星云图分析,<-32℃、<52℃、<-62℃中尺度云团面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弱,此次大暴雪中尺度云团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弱,中尺度云团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渐减弱,说明中尺度云团逐渐在减弱:配合卫星云图上TBB强度也是沿东北~西南方向移动,TBB≤70℃中尺度云团不断发展东移,TBB强度与暴雪落区相对应.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