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日本福岛核事故后的海洋放射性监测进展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林武辉于涛陈立奇马豪曾志曾实
  • 会议时间:2014-08-01
  • 关键词:海洋放射性监测 ; 数据库建立 ; 排放限值标准 ; 核事故
  • 作者单位:林武辉(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性技术与环境安全评估实验室,厦门 361005;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100084)于涛(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361005;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放射性技术与环境安全评估实验室,厦门 361005)陈立奇(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厦门 361005;国家海洋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5)马豪,曾志(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北京100084;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 100084)曾实(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 100084)
  • 母体文献: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成都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83;R14
摘要
日本福岛核事故是至今为止最为严重的海洋放射性污染事故,海洋放射性监测及评价也成为全球关心的热点.本文全面总结日本福岛核事故后不同核素通过海洋途径排放的放射性总量;介绍多个国家开展的海洋放射性监测工作;基于海洋放射性本底与各国制定的限值标准,对福岛核事故后海洋放射性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最后对国内外的海洋放射性监测工作进行展望,从海洋环境安全角度出发,提出建立我国海洋放射性数据库的必要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