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中地理(必修)探究教学适宜性的调查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仲小敏
  • 会议时间:2013-09-01
  • 关键词:中等教育 ; 地理课程 ; 教学策略 ; 适宜性评价
  • 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300387
  • 母体文献: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华北地区)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天津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理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G64;G63
摘要
通过对高中地理必修内容的探究适宜性调查发现:高中地理“必修2”的探究的广度最大,“完全探究”性最强;“必修3”的“部分探究”性最强.高中地理(必修)内容都比较适宜“结构式探究”,尤其“必修1”和“必修2”全部内容都适宜“结构式探究”;但适宜“自由式探究”的内容不多,相对来说“必修1”的略高些. 探究性较强的内容共性特征:内容选择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开放性;学生熟悉或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综合性较强;资料容易获得;是教学重点;且地理专业性不强;探究难度不大. 从探究形式来看,适宜“归纳探究”的较多,尤其“必修2”;适宜“演绎探究”的不多.从具体的探究形式看,“案例分析型”、“问题为中心型”探究的得分率较高;“体验型”和“科学实验型”探究的得分率普遍较低.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