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议应对河北省干旱化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芳圆肖嗣荣张可慧穆仲义
  • 会议时间:2010-10-01
  • 关键词:河北省 ; 干旱化 ; 应对策略
  • 作者单位:河北省科学院地理科学研究所,石家庄,050011
  • 母体文献: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从气候干旱化、水文干旱化、社会经济干旱化等方面分析河北省干旱化特征,发现气候干旱化和水文干旱化自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而社会经济干旱化在20世纪70年代进入初始阶段,进入80年代后显著发展.根据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预测及河北省社会经济发展远景规划,预估到2030年,该区干旱化仍处于发展阶段.本文依据河北省实际,提出应对干旱化的一些建议:(1)河北省太阳能资源和风能资源十分丰富,也是我国作物秸杆资源分布最集中的省份之一,应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设新能源强省;(2)调整产业结构,建立节水型绿色经济,农业上利用虚拟水理论,指导农业结构的优化调配,生产高效节水的农产品;适当压缩耗水量大的冬小麦种植面积,扩大马铃薯、谷子等高效耐旱作物的种植面积.在缺水地区应发展牧草业生产,调整粮、经二元种植结构为粮、经、饲三元种植结构.淘汰小电力、小冶金、小建材资源消耗大的落后产业发展节水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3)大力发展现代节水农业,发展新的农艺节水体系,发展半旱地农业和育种新技术,通过基因工程进行抗旱基因重组,加强常规育种和转基因分子设计育种等生物技术的综合应用,培育抗旱节水高产优质作物品种;(4)深化循环经济建设,大力推广海水利用建议企业内部进行水资源的梯级利用,形成污水循环、浊水循环、废水治理净化回用的循环使用的技术体系,实现工业废水的零排放;(5)加强应对干旱化的保障机制,设立应对机构,多渠道融资,建立资金投入机制,鼓励科技创新,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利用经济杠杆和优惠政策促进干旱化的防治.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