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陇东农作物对气候变化的生态响应机理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郭海英杨兴国万信
  • 会议时间:2007-11-22
  • 关键词:农作物 ; 气候变化 ; 生态响应
  • 作者单位:郭海英(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甘肃省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甘肃庆阳 7450001)杨兴国,万信(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甘肃兰州,730020)
  • 母体文献: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07年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广州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目的】本文以研究黄土高原典型区域“薰志塬”主要农作物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物侯响应为主,探讨在气候变暖导敛农作物全生育期普遍缩短的情况下,各发育期间隔日数变化特征。 【方法】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方法和相关分析方法,对冬小麦和玉米多年来物候和气候变化的同步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 【结果】发现“薰志塬”1971a以水年平均气温以0.0507℃/a线性趋势显著升高,增温对冬小麦和玉米的生态影响土婴体现存全生育则缩短,越冬期缩短是冬小麦全生育则缩短的主要原因。冬小麦冬前各发育期普遍推迟,春季各发育期普遍提前(乳熟期除外),冬前生长日数和奋季牛长几数没有明显变化,但各发育期间间隔日数变化显著,出苗-分蘖延长,分蘖-停长缩短,返青-起身缩短,起身-拔延长,拔节-开花缩短,开花-乳熟延长,乳熟-成熟缩短,发育期间隔缩短与延长现象交替出现。玉米从播种期到成熟期,各发育期普遍提前,生长前期发育期间隔日数不变,生长后期发育期间隔日数缩短。 【结论】气温波动式升高,作物为适应变化的环境进行的自我调节,增温生态效应的滞后性,作物自我调节的惯性,以及不同发育期对积温和界限温度的不同要求,导致各发育期间隔日数缩短与延长现象交替出现,其中发育期延长对发育期缩短的积温一定的补偿作用。 气温升高具有阶段性和不持续性,冬前增温引起的播期等发育期普遍推迟效应滞后于自然降温速度,因此,各发育期间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同样,春季自然增温速率滞后于早春增温引起的发育期提前的的生态效应,因此,返青-起身,起身-拔节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