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关于完善广西生态补偿机制的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郭辰邓超冰
  • 会议时间:2011-08-17
  • 关键词:生态补偿 ; 管理机制 ; 运作模式 ; 可持续发展
  •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监测中心站 广西 南宁 530004
  • 母体文献: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乌鲁木齐
  • 主办单位: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F2;D61
摘要
我国尽管建立了比较完备的资源法和环境保护法体系,许多法规和政策文件中都规定了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扶持、补偿的要求及操作办法。但当前广西的法律法规体系中无专门意义上的生态补偿立法,现有的也不完善,巨额的财政转移支付为生态补偿提供了很好的资金基础,但生态补偿并没有成为财政转移支付的重点,不属于当前中国财政转移支付的10个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在生态补偿方面的管理体系条块分割,生态保护和补偿难以形成明确的责任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政策的绩效评估制度。在自治区、市对县(市、区)的专项资金补助中,加大生态补偿的力度,重点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城乡环保基础设施和环境监测监控设施建设”、“生态公益林建设”、“农民饮用水”以及水土保持、自然资源保护、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等生态补偿效益明显的工作。进一步完善水、土地、矿产、森林、环境等各种资源费的征收使用管理办法,加大各种资源费使用中用于生态补偿的比重,逐步实行统筹安排使用。各级财政应会同发展和改革部门、环境保护局(生态办)等相关部门,根据资源费征收情况和生态补偿需要情况,商定相关资源费纳入生态补偿专项资金的比例。积极运用市场化的机制和办法,引导鼓励国内外资金投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逐步建立政府引导、市场推进、社会参与的生态补偿和建设投融资机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