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影响黄土湿陷性因素的微观试验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陈阳李喜安黄润秋黄磊李林翠洪勃刘振山蔡玮彬
  • 会议时间:2015-08-08
  • 关键词:黄土湿陷性 ; 微区结构 ; 光学数码显微镜 ; 扫描电子显微镜
  • 作者单位:陈阳,李喜安,李林翠,洪勃,刘振山(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西安710054)黄润秋(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610059)黄磊(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西安710054;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呼和浩特100018)蔡玮彬(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 西安710054;四川省煤田地质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 成都610045)
  • 母体文献: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长春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学数码显微镜,分析了不同含水率黄土试样表面微区结构变化与黄土湿陷性的关系和不同埋深土样在水与外力共同作用下湿陷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特征.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对所获取的微结构图像进行研究,分析了黄土湿陷前后土样中大、中、小孔隙和微孔隙数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湿陷后比湿陷前土样微孔隙增多31.18%,小孔隙增多54.07%,中孔隙减少30.49%,大孔隙减少90.14%.这说明随着压力的不断增大,黄土中的孔隙被逐渐压缩,大孔隙和中孔隙的数量逐渐减少,小孔隙和微孔隙的数量逐渐增加,为黄土的湿陷变形提供了充分的空间.讨论了土样中4类孔隙对黄土湿陷的贡献量,从微观角度综合分析了黄土湿陷的成因机理.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