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早白垩世中期(125 Ma)燕山地壳快速减薄——来自北京薛家石梁岩浆杂岩体的证据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姬广义汪洋
  • 会议时间:2005-11-14
  • 关键词:早白垩世中期 ; 燕山地壳减薄 ; 岩浆杂岩体 ; 逆冲推覆构造 ; 构造地质学
  • 作者单位:姬广义(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11)汪洋(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100083)
  • 母体文献: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摘要
  • 会议名称:2005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
  • 会议地点:杭州
  • 主办单位: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燕山地区侏罗-白垩纪存在的大规模逆冲推覆构造已得到越来越多的野外地质工作的证实,构造地质学研究表明燕山地区挤压构造的发育一直持续到早白垩世;这些事实意味着中生代时期燕山带地壳曾显著加厚.前人根据燕山地区中生代广泛发育具有Adakite微量元素成分特征的火成岩,推测包括燕山在内的华北地区东部中生代时期存在50~60 km的加厚地壳,我们根据早白垩世早期燕山地区发育的钾玄岩也得到当时地壳厚度达50 km的结论.现今燕山地区地壳厚度小于45 km,平均42 km左右.因此正确厘定地壳减薄所发生的年代是理解燕山造山过程的重要一环.本文的研究表明,薛家石梁岩浆杂岩体是燕山地壳快速减薄过程的见证。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