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利用成像测井判断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缝、洞的有效性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仵岳奇刘瑞林柳建华马勇蔺学旻
  • 会议时间:2004-10-17
  • 关键词:成像测井 ; 塔河油田 ; 碳酸盐岩储层
  • 作者单位:仵岳奇,柳建华,马勇,蔺学旻(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新疆乌鲁木齐))刘瑞林(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荆州))
  • 母体文献:中国地球物理
  •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0届年会
  • 会议地点:西安
  • 主办单位: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砂泥岩地层储层评价中,通常用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泥质含量等参数度量储层的好坏,且地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有较好的相关关系.然而,碳酸盐岩地层情况下不同于砂泥岩地层.已有的地质研究和岩心与成像测井资料的研究对比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鹰山组的油气产能主要来源于海西早期岩溶形成的溶洞及围绕溶洞发育的裂缝,微晶灰岩的基质孔隙度很低,对油气产能贡献很小;一间房组的油气产能主要来自于滩、礁相颗粒灰岩溶蚀孔—缝型储层.由此可见,对鹰山组的测井储层评价可归结为洞穴的含油气性及裂缝的有效性问题;对一间房组的储层评价主要是孔隙度和流体的可流动性问题.对FMI、ARI、DSI成像资料与岩芯系统观察、测量结果对比分析表明,成像测井资料与岩芯观察结果有较好的对应性,这为研究碳酸盐岩裂缝—孔洞及其有效性提供了较充分的依据.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