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浅谈在嵩山-侯家倒转背斜西翼寻找"永平式"铜硫矿床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邱昌容
  • 会议时间:2005-11-01
  • 关键词:硫矿床 ; 成矿地质 ; 赋矿围岩 ; 倒转背斜 ; 混合岩 ; 江西上饶
  • 作者单位: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永平铜矿,江西,上饶,334506
  • 母体文献:地球科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会议名称:2005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
  • 会议地点:南京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永平铜硫矿床的矿化虽与矽卡岩化有密切关系,但矽卡岩和矿体的分布在时空上与区内十字头酸性岩体并无紧密联系,有别于一般的矽卡岩型矿床,故冠名为"永平式"铜硫矿床."永平式"铜硫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主要为:①赋矿围岩条件.矿区主要赋矿围岩为中石炭统叶家湾组,该地层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质造就了其良好的赋矿性能.②构造条件.矿区F1、F2两条大断裂分布于矿床的东西两侧,并沟通层间破碎带,为矿液向有利的储矿空间运移开通了良好的渠道.③混合岩条件.矿床基本被混合岩所包裹,基底构造层在遭受混合岩化作用时,随着混合岩化作用的增强,成矿物质是一个逐渐被带出的过程,从而产生富含矿质的混合岩化热液,沿着断裂和裂隙通道运移至赋矿层位,并与化学活泼性岩石发生广泛的顺层交代作用,生成矽卡岩和矿体.背斜的西翼具有寻找"永平式"铜硫矿床的良好地质环境:①有赋矿性能良好的中石炭统叶家湾组广泛出露.②叶家湾组的西北面有安洲一杨村大断裂穿过,东面是嵩山-侯家倒转背斜,叶家湾组受到大断裂和倒转背斜的复合控制,极有可能形成对成矿有利的构造格架.③混合岩出露于背斜的核部,与中石炭统叶家湾组不整合接触,在构造条件便于沟通的情况下,由混合岩化作用产生的混合岩化热液可携带大量的成矿物质运移至具有良好赋矿性能的叶家湾中,从而形成"永平式"铜硫矿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