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塔河碳酸盐岩缝洞型储集体的分类表征技术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塔河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地层经多期构造变形和岩溶作用后,自上奥陶统剥蚀区向覆盖区形成类型多样的缝洞体和油藏.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的精细相干、振幅变化率、地震时间切片等技术,结合野外露头、大量实钻井资料和生产动态数据进行综合研究,系统的在剥蚀区提出古岩溶残丘、古河道缝洞系统,覆盖区提出断控缝洞系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古河道划分为明、暗河两类,古岩溶残丘划分为“岩溶管道发育残丘”等四类,断控缝洞系统划分为“带状”断控缝洞体等三类.针对不同类型岩溶缝洞体,提出河道、残丘、断层三大背景下的油气藏类型及开发的有利模式.完善了塔河的岩溶体系及油藏体系的研究,创新性提出了断溶体圈闭的理论概念.实现了各类油藏差异高效开发.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