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安冬季不同空气质量级别对应的PM2.5化学组分变化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徐红梅曹军骥沈振兴刘随心张婷周家茂
  • 会议时间:2014-09-04
  • 关键词:大气污染 ; 可悬浮颗粒物 ; 化学组分 ; 变化特征 ; 空气质量级别
  • 作者单位:徐红梅(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西安 710049;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曹军骥(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西安 710049)沈振兴(西安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西安 710049)刘随心,张婷,周家茂(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气溶胶化学与物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061)
  • 母体文献:中国科协第28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雾霾成因与PM2.5污染治理”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科协第280次青年科学家论坛——“雾霾成因与PM2.5污染治理”
  • 会议地点:西安
  • 主办单位:中国科协
  • 语种:chi
摘要
通过实验采样分析,研究了西安市冬季不同空气质量级别(HJ 633-2012)下PM25质量浓度及化学组分的变化特征和污染规律.结果表明,西安市2008-2009年冬季所有采样天均为轻度污染到严重污染状况,PM2.5质量浓度100%未达标(GB3095-2012);PM2.5质量浓度及其化学组分基本随空气质量级别恶化而增加,除个别元素外,其他化学组分的质量浓度在严重污染时均出现突增,有机碳(4.5倍)和水溶性无机离子(2.7倍)的增加倍数较大;随大气污染程度的增加,人为源的重金属富集因子增加剧烈(1.6~2.0倍),而主要来自自然源的元素富集因子变化无规律;重污染时期PM2.5中的多环芳烃(PAHs)、正构烷烃(nalkanes)均主要来自人为源排放贡献,其中生物质燃烧、低温燃煤排放是PAHs剧增的主要因素.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