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羌塘盆地地下水深循环补给内蒙古高原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孙晓旭陈建生刘晓艳
  • 会议时间:2011-08-02
  • 关键词:地下水 ; 水循环 ; 内蒙古高原 ; 羌塘盆地
  • 作者单位:孙晓旭,刘晓艳(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98)陈建生(河海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南京210098;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南京210098)
  • 母体文献: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水论坛
  • 会议地点:兰州
  •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31;P58
摘要
本文通过羌塘盆地湖水TDS值的分析,纳木错湖水位的连续监测及地层中灰岩溶洞群的发现首先提出羌塘盆地的地表水存在渗漏,并渗漏到了盆地以外的地区.而在中国北方干旱半干旱的内蒙古高原地区存在大量的水资源,并且研究得出这些地区的补给源并非是当地降水,氢氧同位素数据显示内蒙古高原可能是羌塘盆地渗漏水的排泄区;氦同位素显示内蒙古高原地下水含有壳源或慢源氦的信息,地下水的循环与断裂带有关系.中国大陆的岩石圈是由多个微板块拼合而成的,东亚与西域克拉通的缝合带贯穿了北羌塘盆地与内蒙古高原,经过了阿尔金山和祁连山西缘后进入到了阿拉善高原,再经过狼山到达了内蒙古高原,并继续向东延伸.在缝合带经过的河西走廊、阿拉善等地区都可以找到上升泉、湖泊与自流井,通过缝合带与泉水出露的关系可以看出,这条连接北羌塘与内蒙古高原缝合带可能是地下水的导水通道.综上,羌塘渗漏水可能通过地下水的深循环通道补给到内蒙古高原.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