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OH全天空气辉成像仪观测的中国低纬地区的重力波传播统计特征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翠梅李钦增徐寄遥袁韡刘伟军孙龙昌陈金松燕春晓
  • 会议时间:2014-06-01
  • 关键词:大气重力波 ; 传播统计特征 ; 低纬地区 ; OH全天空气辉成像仪
  • 作者单位:王翠梅,刘伟军,孙龙昌(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李钦增,徐寄遥,袁韡,燕春晓(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陈金松(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0;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电渡传播研究所电波环境及模化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 266107)
  • 母体文献:2014年子午工程数据处理与科学分析专题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4年子午工程数据处理与科学分析专题研讨会
  • 会议地点:黑龙江漠河
  • 主办单位:中国空间科学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利用位于海南富克(19.5°N,109.1°E)和广西桂平(23.4°N,110.1°E)两个台站两年多的OH全天空气辉成像仪观测数据,对中国低纬地区的重力波传播统计特征进行了研究.从富克和桂平的气辉成像观测中,分别提取了65和86个重力波事件.研究结果表明,观测水平波长,观测周期和水平相速度分别集中分布在10~35 km,4~14 min和20~90 m·s-1范围.重力波传播方向,在夏季表现出很强的东北方向传播.然而,在冬季主要沿东南和西南方向传播.同时,结合流星雷达风场观测和TIMED/SABER卫星的温度数据,也发现在中层-低热层中传播的大多数重力波表现为耗散传播.且低层-中层大气中背景风场的滤波作用和多普勒频移可能对纬向方向传播的重力波产生的各向异性起到重要的调制作用.然而,经向方向传播的重力波产生的各向异性可能同时被低层大气中波源的非均匀分布以及潮汐变化所影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