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中国南海总状蕨藻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刘定权李佳章海燕冯美堂杨慧杨鹏林昆郭跃伟毛水春
  • 会议时间:2013-10-18
  • 关键词:总状蕨藻 ; 脂肪酸类化学成分 ; 生物活性 ; 药理作用
  • 作者单位:刘定权,冯美堂,杨慧,杨鹏,林昆(南昌大学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李佳,章海燕,郭跃伟(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 201203)毛水春(南昌大学药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6)
  • 母体文献: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海洋药物学术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海洋药物学术年会
  • 会议地点:海口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72;P28
摘要
目的:分离鉴定中国南海总状蕨藻(Caulerpa racemosa)中的脂肪酸类化学成分,供药理活性筛选.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并利用光谱学方法解析化合物结构;采用MTT法对所有化合物进行神经细胞损伤保护作用评价;采用酶标法对所有化合物进行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抑制活性评价.结果:从中分离得到12个脂肪酸及衍生物,分别鉴定为棕榈酸(1)、硬脂酸(2)、十八烷二酸二乙酯(3)、1-正二十三烷酸甘油酯(4)、(8E)-heptadec-8-en-7-one(5)、(8Z,11Z)-heptadeca-8,1 1-dienoic acid(6)、ethyl linolenoate(7)、(4Z,7Z,10Z,13Z)-ethyl hexadeca-4,7,10,13-tetraenoate (8)、β-dimorphecolic acid(9)、α-dimorphecolic acid(10)、(9R,10E,12Z)-9-hydroxyoctadeca-10,12-dienoic acid(11)、(9R,10E)-9-hydroxyoctadec-10-enoic acid(12).结论:化合物5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3-12为首次从总状蕨藻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和7首次发现于蕨藻属海藻中,此外化合物3,4和8~12均为首次从海洋生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在10μmol/L浓度时对缺氧缺糖(OGD)诱导的SH-SY5Y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损伤显示了中等强度的保护作用,而化合物5在同浓度下对β淀粉样肽(Aβ25-35)诱导的神经损伤具有弱的保护作用;另外,化合物1,2,5,11和12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PTP1B)均显示了明显的抑制活性.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