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佛山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对空气质量影响的观测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蒙范绍佳吴兑
  • 会议时间:2014-11-03
  • 关键词:空气质量 ; 大气边界层 ; 风场结构 ; 观测试验 ; 佛山地区
  • 作者单位:吴蒙,范绍佳(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吴兑(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广东 广州 510632)
  • 会议名称: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北京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32;X26
摘要
本文利用佛山地区2013年12月大气边界层观测试验得到的垂直风温资料和逐时PM2.5浓度资料,研究了佛山地区大气边界层结构对PM2.5浓度的影响的.结果表明:佛山地区冬季PM2.5污染事件通常由冷气团南下的天气形势引起,在大陆冷高压控制下,佛山地区的边界层结构演化非常典型,夜间稳定边界层高度约为100m,白天最大混合层高度约为1000~1700m.在PM2.5污染过程中,较低的大气边界层高度使得PM2.5持续累积,浓度逐渐升高,夜间的低稳定边界层使得夜间出现PM2.5浓度峰值.佛山地区的垂直风场存在显著的三层结构,较小的底层风速是的污染物聚集在边界层内难以扩散.而高度较低的小风中层使得污染物进一步被压缩在大气底层.冬季大陆冷高压控制下,佛山地区逆温结构多发,在污染过程中,低空逆温层底约在700~1000m,而且厚度和强度都较大,夜间常见贴地逆温,且厚度约为100m.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