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豫西地区熊耳群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新类型的发现和意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张迎春白凤军吕古贤
  • 会议时间:2010-10-01
  • 关键词:豫西地区 ; 钾长石石英脉型钼矿 ; 成矿机制
  • 作者单位:张迎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 100083)白凤军(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总院,郑州 450052)吕古贤(中国地质科学研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 母体文献: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
  • 会议地点:西安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传统矿床学研究认为,钼矿属于高温热液矿床,其成矿主要与岩浆接触交代有关,主要的矿厂床类型有斑岩型铝矿、角砾岩型钼矿、矽卡岩型钼矿等。通常我们在对斑岩矽卡岩型铜钼矿进行大量研究的同时,对于其他类型的钼矿很少注意。近年来随着矿业市场的发展,对钼矿勘查工作受到重视,在斑岩型、斑岩~矽卡岩型等钼矿床勘探获得突破的同时,在外方山地区的嵩县纸房-土岭一带发现了钾长石石英脉型铝矿(白凤军,2010)。本文在嵩县纸房沟一带对该类型钼矿进行了实地考察和研究,在陕西东部同样的层位也发现了该类钼矿。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