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活动星系核中心黑洞质量及其与寄主星系的关联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吴学兵
  • 会议时间:2002-12-07
  • 关键词:活动星系 ; 黑洞 ; 寄主星
  •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天文学系
  • 母体文献:2002年黑洞物理研讨会
  • 会议名称:2002年黑洞物理研讨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天文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高光度一直被普遍认为是来源于围绕中心超大质量黑洞的吸积盘所发出的辐射.在这一模型里,吸积物质由于黑洞的强引力作用在围绕黑洞的吸积盘内通过粘滞耗散过程有效地将引力能转化为辐射能,从而可以很好地解释类星体和活动星系核的一系列观测现象(Rees1984).尽管根据恒星演化的理论,我们知道大质量恒星的演化结果可以产生质量为10个太阳质量左右的黑洞,但对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为百万个太阳质量以上,一直没有很好的理论模型来解释它的形成和演化.对银河系内一些X射线双星的观测已给出了大约20个双星系统存在恒星级黑洞的证据,其中最著名的是天鹅座X-1.观测显示这些双星系统中致密天体的质量都大大超过中子星质量上限,因此只能是黑洞.然而,在活动星系核中寻找超大质量黑洞的观测证据却是相当困难的一件工作,只到最近几年才有比较明显的进展.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