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基于空间句法-GIS的城市轨道交通供需特征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轨道交通网建设初期,交通换乘设施与产业的布局直接关系到各站点的运营与使用效率,选择合理的评价方式,在空间上正确评判其供需水平,能为进一步的规划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杭州轨道交通一号线为例,通过空间句法模型,为已投入运营的31个站点的空间整合度进行定量化分析研究;在轨道交通站点可达性评价的基础上,应用GIS-AHP方法,整合现状资料,得出轨道交通需求空间分布特征;结合现状调研资料,阐述空间整合度与交通需求相互作用的机制,进一步讨论杭州轨道交通一号线换乘设施布置的策略.表现出强烈需求的区域主要集中于主城区(需求平均值:7.56),在全局上呈圈层分布,即以主城区为圆心越向外延展,轨道交通需求度越低。萧山方向的轨道交通需求(需求平均值:6)较临平-下沙分区(需求平均值:4.8)更为明显,证明了萧山在杭州南岸纵深发展工业中心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说明了钱江新城这一新核心的崛起所带来强大的引力在空问上已有所体现。在探讨规划交通供需特征后,在一定方向、深度上,完善轨道交通换乘体系,如快速公交布置、自行车租赁增加、公交线路调整等方法,平衡各区域的交通供需关系。具体内容涉及明确换乘系统的方向和数量、空间产业布局的深度开发和调整,从而全面提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水平与效益。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