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修正型指数化蒸散模型对中国华北地区干旱监测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蒋飞燕郑有飞吴荣军
  • 会议时间:2013-10-01
  • 关键词:干旱 ; 实时监测 ; 修正型指数化蒸散模型 ; 效果评估
  • 作者单位:蒋飞燕(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宁波市镇海区气象局,浙江宁波,315200)郑有飞,吴荣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学院,江苏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 母体文献: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十届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
  • 会议地点:浙江安吉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X21;F84
摘要
干旱一直是人类面临的主要的自然灾害,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防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本文引进一个简单的指数化蒸散模型,对模型的输入参数进行修正,使得修正后的模型全部采用遥感数据作为输入参数,并将原模型的分辨率提高到0.25°,使得模型能更好的应用于大区域范围内蒸散监测.采用交叉验证对改进后的模型进行验证时,主要结果为:第一组站点作为建模站点,用第二组站点反演地表蒸散值时:其决定系数(R2)为0.84,平均偏差为4.98W/m2及均方根误差为49.12W/m2.反之其结果分别为:决定系数(R2)为0.778,平均偏差为4.24W/m2及均方根误差为46.775W/m2.说明改进后的模型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并利用修正后的模型模拟了2002年1-6月中国华北地区的一次干旱过程,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及规律,将其计算得到的EDI指数与帕默尔干旱指数在时空分布变化上进行比较,相应的散点图中,决定系数范围分别为:0.72~0.92.说明在对干旱发生区域进行预测检验时,两者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也进一步说明修正型指数化蒸散模型计算得到的EDI指数对实际干旱的监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在实际的农业干旱监测工作中能够发挥其作用,实现对干旱的有效监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