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补充河道的再生水入渗对周边地下水影响研究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于一雷宋献方张应华郑凡东梁籍韩冬梅马英
  • 会议时间:2011-08-02
  • 关键词:水文化学 ; 再生水 ; 地下水
  • 作者单位:于一雷(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宋献方,张应华,韩冬梅,马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101)郑凡东,梁籍(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48)
  • 母体文献: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水论坛
  • 会议地点:兰州
  •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4;S15
摘要
文中利用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作为河流景观用水,为了解再生水是否对周边地下水产生影响,2010年1~9月通过采集再生水、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和深层地下水样,分析水化学成分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再生水主要水化学类型为Na-Ca-HCO3-Cl,再生水中氯离子浓度变化范围为141.0~178.0mg/L,均值为154.9mg/L;浅层地下永水化学类型为Na-Ca-HCO3-Cl,皆受到再生永入渗补给影响,旱季受到再生水影响强弱顺序为HR11>HR12>HR07>HR06>HR13,雨季时顺序为HR12>HR11>HR07>HR13>HR06;深层地下水(HR09,HR10)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3,未受再生水影响,深层地下水(HR08)水化学类型为CaMg-HCO3和Ca-Na-Mg-HCO3-Cl,旱季时受到再生水的影响强度高于在雨季时.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