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寒荒漠带小流域水文过程初步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韩春坛陈仁
  • 会议时间:2011-08-02
  • 关键词:高寒荒漠带 ; 小流域 ; 水文循环 ; 蒸散发 ; 凝结水 ; 径流系数
  •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黑河上游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 兰州 730000;中国科学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 兰州 730000
  • 母体文献:第九届中国水论坛论文集
  • 会议名称:第九届中国水论坛
  • 会议地点:兰州
  • 主办单位:中国水利学会
  • 语种:chi
  • 分类号:P64;S72
摘要
在我国寒区,高寒荒漠带分布广泛.高寒荒漠带是山区流域降水的高值区,蒸发能力弱,植被稀疏,土壤多为碎屑岩类,地形陡峭,产流系数高,应是我国内陆河山区和我国多数大江、大河源头的主产流区之一.本文通过在高寒荒漠带试验点和小流域布设水文循环观测试验,来探讨高寒荒漠带水热传输和水文循环过程机理.试验点观测结果表明:①观测期(2009.6.7~2009.9.30)的降雨量为541.4mm;蒸发皿的蒸发量为256.9mm,蒸渗仪的蒸散发量为122.8mm,土壤平均蒸散发量为1.1mm/d;②高寒荒漠带凝结水量根据观测也比较丰富,凝结水虽然不直接参与山区水文循环的产汇流过程,但它消耗了能量,抵消了一部分太阳辐射,间接地参与了产汇流过程.小流域观测结果表明:①高寒荒漠带小流域在观测期(2009,6.7~2009.9,30)的总流量为51553m3,平均径流深为461.2mm.根据降水梯度获取的流域平均降水量为639.1mm,径流系数为0.72;②根据水量平衡关系,计算得到观测期小流域有177.9mm的水量供地表蒸散发、稀疏植被生长和小流域内部的动态储水和变化;③初步分析,在整个黑河干流山区流域(莺落峡),占流域22.2%的高寒荒漠带产流贡献值约为流域径流量的65%左右(按山区多年平均年径流量15.8×108m3计).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