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江苏省两次区域性暴雪过程的对比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本文综合利用MICAS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发生在江苏地区2013年2月和2014年2月的2次暴雪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2次过程的共性和不同.结果表明:江苏地区850hPa气温在-2℃以下,地面气温在2℃以下时,即达降雪的温度条件;2次过程有着类似的环流形势场,而冷暖气流的位置不间和影响时间的不同是这2次过程强度和持续时间不同的主要原因;暴雪区出现在高层200hPa急流入口区右侧和中低层700hPa急流左侧的共同区域内,925hPa超低空东北风急流的出现一方面造成降温,导致降水性质由雨转雪,另一方面低层冷空气强迫中层暖湿气流抬升,加强动力条件,对降雪强度起到加强作用:两次过程均出现在低层辅合、高层辅散和整层垂直上升气流的动力条件分布中,而500hPa-800hPa之间均为正涡度区(正垂直螺旋度区)对垂直上升运动十分有利.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