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T213/T639 数值产品在河南省雷电潜势预报中的释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王新敏张霞徐文明鲁坦
  • 会议时间:2011-11-01
  • 关键词:数值产品 ; 雷电潜势预报 ; 显著性检验 ; 闪电特性
  • 作者单位:王新敏(中国气象局 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郑州 450003 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450003)张霞,徐文明,鲁坦(河南省气象台,郑州 450003)
  • 母体文献: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1年第二十八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气象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国内外学者从研究闪电特性、闪电结构以及雷电与大气热力、动力条件的关系入手,取得了诸多进展。 Brook(1982) 指出风切变与地闪特别是正地闪有很强的相关关系;Rust(1981) 研究强风暴发现负地闪分布在强降水核心区。Krehbiel(1979)发现与闪电活动相联系的负电荷区主要源地在-10 至-25 度(或-10 至-20 度),表明云中的带电与云中的冰相过程相联系。Reap(1991)对阿拉斯加地区雷电预报的研究表明产生雷电的基本先决条件是:要求存在大范围的层结不稳定以及由局地风场和湿度提供的辐合。Ravi(1999)对比研究表明,多元回归方法对试验资料集和独立资料集始终都能得出较好的结果,是在业务运用中一种有潜力的预报方法。郄秀书等对青藏高原地区的闪电活动和层结状况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张义军等对6 次不同云系电特性和回波研究认为,除不稳定能量外,-10 ℃层和0 ℃层高度以及两者之间的高度差、0 ℃层与云顶的高度差也是表征雷暴动力和电特性的重要参量;雷暴中的电活动与对流活动成正相关;郑栋等研究了多个大气不稳定参数与北京地区闪电活动的关系,并得出这些不稳定参数与闪电活动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的结论。利用河南省地面观测站1960-2005 年的雷暴观测资料分析了全省雷暴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根据雷暴活动特征和雷暴天气产生的环境场条件,基于T213/T639 数值模式输出产品计算了多个大气动力、热力参数,经诊断分析及相关性分析后选取与地闪关系较好的对流稳定度指数、850hPa 假相当位温、400~850hPa 垂直风切变等5 个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采用ADTD 地闪定位资料和T213/T639 数值模式输出产品,分别建立雷电潜势预报模型。雷电潜势预报方法于2008-2009 年在河南省汛期业务中应用评估表明,基于T213/T639 数值产品的雷电潜势预报技术方法可以为河南省雷电天气的落区预报提供客观定量的参考和依据,且两者都对低槽切变型预报效果最好。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