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高寒、高烈度、高海拔山区公路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研究及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下载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黄勇黄润秋裴向军刘涛李钰
  • 会议时间:2012-06-16
  • 关键词:高寒 ; 高烈度 ; 高海拔 ; 山区公路 ; 泥石流 ; 危险度分级 ; 评价模型
  • 作者单位:黄勇(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干旱荒漠区公路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0)黄润秋,裴向军(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成都 610059)刘涛,李钰(干旱荒漠区公路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新疆交通科学研究院 乌鲁木齐 830000)
  • 母体文献:2012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暨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 会议名称:2012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暨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 会议地点:厦门
  •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学会
  • 语种:chi
摘要
高寒、高烈度、高海拔山区泥石流物源类型主要包括寒冻风化物、第四纪冰碛物及冰水沉积物等三类,其容重大、粘度高,具有大冲大淤的特点,规模及危害性极大。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国内外已有的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只能评价泥石流沟本身对自然界的危害程度,无法与公路的安全程度有效关联。为了能有效评价泥石流对公路的危害程度,用量化指标来对其分级评价,并用来指导公路设计和管理养护,我们特构思如下高寒、高烈度、高海拔山区公路泥石流危险度评价模型。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