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华文化认同的内涵、原则和策略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connotation,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of Chinese cultural identity under the sigh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作者:张恒军 ; 吴秀峰
  • 英文作者:Zhang Hengjun;Wu Xiufeng;
  • 关键词:一带一路” ; 中华文化认同 ; 内外协调 ; 多元协作
  • 中文刊名:CBFX
  • 英文刊名:Publishing Research
  • 机构:大连外国语大学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出版发行研究
  • 年:2019
  • 期:No.326
  • 基金: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项目编号:17ZDA285)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课题:文化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作用研究(2017-1606-2-6)的阶段性成果;; 大连外国语大学学科经费资助
  • 语种:中文;
  • 页:CBFX201901003
  • 页数:6
  • CN:01
  • ISSN:11-1537/G2
  • 分类号:12-17
摘要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提出的多边合作倡议,旨在同各国一道打造国际合作的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的新动力。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文化认同是民心相通的关键,只有筑牢心理基础,才能产生肯定性的情感和目标的驱动力。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视域下推动各国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应当科学把握过去几年绘就的"大写意",聚焦重点、精雕细琢,科学理解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的时代内涵、准确把握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的指导原则、切实践行新时代中华文化认同的重点策略,让中华文化燃动民心,连通"中国梦"与"世界梦"。
        
引文
[1]汤霞,木拉提·黑尼亚提.中华文化走出去:“一带一路”倡议视野下的考察[J].新疆社会科学,2018(4).
    [2]曾婕,沈壮海,刘冰静.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及其实践研究[J].江汉论坛,2016(2).
    [3]瞿明安.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研究的趋势[J].云南社会科学,2018(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