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道”的流体变异与文化意象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李静
  • 关键词: ; 流变 ; 意象 ; 意蕴
  • 中文刊名:WCBJ
  • 英文刊名:Comparative Study of Cultural Innovation
  • 机构:辽东学院;辽宁省文化社会学学会;
  • 出版日期:2019-06-01
  • 出版单位: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 年:2019
  • 期:v.3;No.88
  • 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孔子学院质量机制问题研究”(项目编号:ldxy2017014);; 辽宁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路径研究”(项目编号:L17CKS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WCBJ201916023
  • 页数:3
  • CN:16
  • ISSN:23-1601/G0
  • 分类号:55-56+179
摘要
在中华文化发展和呈现进程中,"道"字始终拥有着特殊且难以替代的地位,道的意象,先后经历了"百物崇拜"、道家的总结、道教的极致性图腾、儒家的教化处理和多元文化的洗礼,事实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基因之一,影响着当代国人的生活认知。挖掘它,对于引导民族理解和遵守时代社会价值取向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该文拟从"道"的流体变异中,甄辨出其意象的不朽。
        
引文
[1]老子著,陈默,译.道德经[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15.
    [2]刘思禾校,(汉)河上公,(三国)王弼注.老子[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