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液体培养富硒富锗蜜环菌的探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tudy of Se and Germanium-rich Armillaria mellea in submerged cultivation
  • 作者:贺建超 ; 马英辉 ; 李利军 ; 卢美欢
  • 英文作者:HE Jianchao;
  • 关键词:蜜环菌 ; 液体培养 ; 菌索 ; 亚硒酸钠 ; 二氧化锗
  • 中文刊名:ZJN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 机构:陕西省微生物研究所;
  • 出版日期:2018-07-11
  • 出版单位:浙江农业科学
  • 年:2018
  • 期:v.59
  • 基金:陕西省农业科技创新与公关(2015NY026)
  • 语种:中文;
  • 页:ZJNX201807053
  • 页数:3
  • CN:07
  • ISSN:33-1076/S
  • 分类号:180-182
摘要
利用蜜环菌AY3为试验菌株,以综合马铃薯液体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培养基的适宜碳源以及亚硒酸钠和二氧化锗的添加量对蜜环菌菌索生物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筛选蜜环菌液体培养的适宜碳源和富硒富锗最佳添加量。通过添加葡萄糖、麦芽糊精、红薯淀粉、土豆淀粉、可溶性淀粉等5种不同的碳源研究可知,蜜环菌培养基的最佳碳源为麦芽糊精,生物量为18.05 g·L-1;最佳亚硒酸钠添加量为300 mg·L-1,最佳二氧化锗添加量为500 mg·L-1。
        
引文
[1]杨上洸,于立坚,曹淑定,等.常见食用药用真菌[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赵桂慎,郭岩彬,谢斌,等.中国富硒农业发展蓝皮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6.
    [3]党建章.灵芝液体培养富锗的研究[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0-23.
    [4]贺健超,贺聪莹,卢美欢,等.双孢蘑菇和姬松茸灭活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4(1):9-10.
    [5]马光.硒元素与健康[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7,32(9):32-35.
    [6]赵金凤.茶树菇富硒生理特性的研究及硒多糖发酵条件筛选[J].西南大学学报,2014(3):5-6.
    [7]黄晨阳,张金霞.食用菌重金属富集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4,23(4):7-9.
    [8]袁媛,刘景圣,蔡丹.蜜环菌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农产品加工学刊,2008,36(5):46-49.
    [9]杨俊山,苏亚伦,王玉兰,等.蜜环菌菌丝体化学成分的研究[J].药学学报,1990,25(5):24-28.
    [10]史琦云,郭玉蓉,陈德蓉.食用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4,25(2):98-100.
    [11]张志军,刘建华,李淑芳,等.灵芝多糖含量的苯酚硫酸法检测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6,2(27):194-19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