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对进行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目的:探讨对进行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亚低温治疗的7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在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ADL)的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的评分、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arnofsky)的评分。结果:治护后,试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SAS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其ADL的评分、Karnofsky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对进行亚低温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引文
[1]杨泗华,万发波.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亚低温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8):72-73.
    [2]孙晓华,谢颖,闫慧娟,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6)1031-1033.
    [3]张晓凤.亚低温及体位护理对小儿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意识恢复及预后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35):7-8.
    [4]王文娟,李鹃,陈常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疗效研究[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7(4):309-311.
    [5]漆建,苟章洋,唐晓平,等.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1615(6):538-540.
    [6]奴尔兰·沙那提别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亚低温治疗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328-329.
    [7]邓素轩,陆青梅,秦倩,等.亚低温治疗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8):189-191.
    [8]于民芳,孟燕,陈冬萍.预见性护理对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症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13):197-198.
    [9]徐亮,周燕,刘煜,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亚低温治疗对其颅内压及生化指标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185.
    [10]赵圣琴,薛冰,胥晶.ICU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疗法的应用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6(11):216.
    [11]宋向奇,陈通,付爱军,等.长期亚低温对比短期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系统评价[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427(11):1184-1187.
    [12]徐鹏.血管内降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及护理工作量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523(2):95-97.
    [13]解军丽,冯伟生,穆成云,等.对行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1):96-97.
    [14]李桃姿,徐凤玲.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护理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14):2799-2800.
    [15]桂林娜.局部亚低温联合预见性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出血术后患者NIHSS评分及康复进程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11):1398-1400.
    [16]曹玉萍.ICU中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亚低温治疗的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15):146-148.
    [17]季日峰.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措施[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8(1):27-29.
    [18]刘盈盈.亚低温及体位护理在小儿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意义[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6,45(1):92-93.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