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2013—2015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Surveillance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2013-2015
  • 作者:卢玲玲 ; 李雪琪 ; 梁骏华 ; 刘志婷 ; 邓小玲 ; 闻剑
  • 英文作者:LU Ling-ling;LI Xue-qi;LIANG Jun-hua;
  •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 ; 流行病学 ; 食品安全
  • 中文刊名:GDWF
  • 英文刊名:South China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 机构: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出版日期:2019-04-20
  • 出版单位:华南预防医学
  • 年:2019
  • 期:v.45
  • 基金: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A2015447)
  • 语种:中文;
  • 页:GDWF201902014
  • 页数:4
  • CN:02
  • ISSN:44-1550/R
  • 分类号:58-61
摘要
目的了解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广东省2013—2015年的食源性疾病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13—2015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总体年均发病率为3.97/10万,食源性疾病发病高峰为第3季度(37.57%,4 803/12 785),年均发病率最高地市为珠海市(97.61/10万,4 727/1 614 200),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占61.35%,7843/2785)和20~34岁(占14.23%,1819/12785)为主,20~34岁发病人群中进食场所为餐饮服务业及集体食堂的比例占42.70%(231/541),食源性致病菌以沙门菌为主,总体阳性率16.10%(1 460/9 069),聚集性病例主要以家庭式小型暴发为主(占60.45%,81/134),主要的可疑致病食物是肉与肉制品及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占30.60%,41/134)。结论广东省食源性疾病仍以细菌性感染为主、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建议监管部门重点关注20~34岁人群、肉与肉制品、水产动物及其制品。
        
引文
[1]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EB/OL].[2015-04-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4/25/c_127731151_2.htm.
    [2]李剑森,梁骏华,柯碧霞,等. 2012年广东省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6):10-16.
    [3]孙健,姜华,张强,等. 2014年深圳市宝安区食源性疾病监测情况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6,32(4):331-333.
    [4]陈艳,朱芳仪.舟山市2014年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26(7):1025-1026.
    [5]王冬月,王俭,常伟冰,等. 2012—2015年常熟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6,27(2):71-73.
    [6]陈安明,杨军鹏,李梅基. 2013年白银市食源性疾病监测分析[J].甘肃科技,2015,31(2):124-125.
    [7]张冬生,王铁强,辜洁妮,等.广东省2007—2011年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13,39(3):74-76.
    [8]毛雪丹,胡俊峰,刘秀梅. 2003—2007年中国1 060起细菌性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0,22(3):224-228.
    [9]陈宝玲,柯志攀,关世宏,等.应用PFGE技术对乌龟引起人鼠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溯源调查[J].医学动物防制,2013,29(7):763-76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