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艺术再创作的主体意识与价值体现——以“无用之物”为例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康礼凡
  • 关键词:“无用之物” ; 艺术再创作 ; 人与物 ; 人与社会
  • 中文刊名:YSPN
  • 英文刊名:Art Evaluation
  • 机构:西安美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30
  • 出版单位:艺术评鉴
  • 年:2019
  • 期:No.587
  • 语种:中文;
  • 页:YSPN201912068
  • 页数:3
  • CN:12
  • ISSN:52-1165/J
  • 分类号:181-183
摘要
本文在定义"无用之物"及分析其作品艺术风格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研探"无用之物"的创作理念和表现手法,挖掘其背后牵涉的哲学内涵与人文情感,进而剖析创作主体的思想表达及"无用之物"的美学精神和价值存在。
        
引文
(1)罗安宪:《“有用之用”“无用之用”以及“无用”——庄子对外物态度的分析》,《哲学研究》,2015年第7期,第32-37页。
    (2)阮嫩妹:《尹秀珍艺术作品的创作思维及方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17年。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