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农村集体公共用地概念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n Analysis on the Concept of Rural Collective Public Land
  • 作者:余敬 ; 梁亚荣
  • 英文作者:Yu Jing;Liang Yarong;
  • 关键词:公共用地 ; 农村集体公共用地 ; 公共用地制度
  • 英文关键词:public land;;rural collective public land;;public land use system
  • 中文刊名:XZYF
  • 英文刊名:Administration and Law
  • 机构:海南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8-07-20
  • 出版单位:行政与法
  • 年:2018
  • 期:No.239
  • 基金: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农村集体公共用地法律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7XFX003;; 海南省社科联规划课题“农村基础设施用地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NSK(YB)17-9
  • 语种:中文;
  • 页:XZYF201807004
  • 页数:10
  • CN:07
  • ISSN:22-1235/D
  • 分类号:24-33
摘要
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集体公共用地长期被忽视,导致了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供给的不足。除了理论界对农村集体公共用地制度缺乏深层次研究外,尚缺乏对农村集体公共用地概念的研究,造成该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农村集体公共用地概念、性质等界定的模糊。因此,本文结合农村集体公共用地的法律实践考察结果,分析了农村集体公共用地的公物属性与内涵以及"农村+集体所有"的外延,以期对农村集体公共用地概念有一个准确的理解。
        Under the du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division,rural collective public land has been neglected for a long time,which has caused serious supply of rural infrastructure and public service.The cause of the problem in present theoretical circles on the collective public land system lack of deep research,the concept of fuzzy nature positioning is an important reason.This requires a redefinition of the concept,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rural collective public land investigation situation,through tracing the public with legal origin the clear collective public use of public service attributes and the connotation of the farmers' welfare,and "rural collective" extension for rural collective public use the concept of 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引文
[1](美)林达·约翰逊.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M].成一龙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30.
    [2]楚明锟.逻辑学[M].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19-20.
    [3]杨树森.普通逻辑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8-29.
    [4][16]汪新胜,汪进元.公益性建设用地与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界分及其法律化[J].江汉大学学报,2011,(81):76-80.
    [5]陈佳骊.城市公益性用地问题初探[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9.
    [6]邹兵,吴晓莉.也谈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原则——兼与孙晖、梁江两位老师商榷[J].城市规划,2002,(11):80-85.
    [7]Kiminami L,Button K J.Public facilities planning[M].Edward Elgar Publishing,2006.101.
    [8][29]周义程.公共利益、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概念界说[J].南京社会科学,2007,(01):77-82.
    [9]杨仕兵.公共物品供给法律制度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3.
    [10]Mbolatiana Rambonilaza,Jeanne Dachary-Bernard.Land-use planning and public preferences:What can we learn from choice experiment mehtod?[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7,83:318-326.
    [11]黄民.试论铁路项目的公益性及建设途径[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03):11-14.
    [12]刘生龙.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2.
    [13]徐颖,李新阳.关于重构我国公共设施用地分类的思路探讨[J].城市规划,2012,(04):61-68.
    [14]田传浩、李明坤、郦水清.土地财政与地方公共物品供给——基于城市层面的经验[J].公共管理学报,2014,(04):38-48.
    [15]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的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J].改革,1996,(05):50-57.
    [17]孙宪忠.国家所有权的行使与保护[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96-97.
    [18]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M].商务印书馆,1997.1196.
    [19]张翔.财产权的社会义务[J].中国社会科学,2012,(09):100-119.
    [20](英)英克尔斯,陈观胜译.社会学是什么:对这门学科和职业的介绍[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95-96.
    [21]刘剑文,王桦宇.公共财产权的概念及其法治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14,(08):129-146.
    [22]肖泽晟.公物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11.
    [23]张力.社会转型期俄罗斯的公共所有权制度——兼论公共所有权与私人所有权的制度关系[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02):125-139.
    [24][28]侯宇.行政法视野里的公物利用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64.
    [25]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25.
    [26]肖泽晟.论公物在中国人权保障中的作用[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3,(03):38-44.
    [27]Otto Mayer,VerwaltungsrechtⅡ,3,Aufl,1924,S.268.
    [30]王利明.物权法研究(第三版)上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529.
    [31]高飞.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293.
    [32]赵淑德.中国土地制度史[M].三民书局,1999.89,125.
    (1)公产与公物的主要区别是:前者主要是从财产权角度出发,后者主要是从财产权的客体“物”出发;公产不包含私有公物,公物可分为国有公物、集体公物、私人公物。公物与宪法上的国有财产不同。国有财产可分为国有公物与国有私物,前者如国有公园,后者如用于经营性的国有土地等资产。而公物不仅有国有公物,也有私人公物,故公物不一定是国有财产,国有财产也不一定都是公物。参见肖泽晟.公物法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9.17.
    (2)国家财产分为公用财产与政府私产,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由于不能持续地供公众利用,则被归入国家私产的范畴之中,河流、湖泊、公园等通常归于公用财产。区分公用财产与国家私产一直是世界许多国家的做法,例如《意大利民法典》第822条明确规定:海岸、沙滩、海湾、停泊处和港口,江河、流水和湖泊以及其他依据法律规定属于公共所有的水源,用于国家防务的建筑物属于国家所有,是公共财产。
    (1)在我国台湾地区,“公有土地”指凡未经人民依法取得所有权之土地及私有土地所有权消灭之土地。分为“不得为私有之公有土地”与“不得变为私有之公有土地”。前者如公共交通道路、瀑布地、水源地等,相当公众用公物下的公共用地,而后者如公共用地一定限度内的土地,因保证公共用地利用而不等变更。故其与“公产”范围相同。法国公产也可分为“共用公产”、“公务用公产”和“与公产接触的物体”。我国台湾地区的“不得变为私有之公有土地”与公产中的“与公产接触的物体”对应。参见:史尚宽.土地法原论[M].正中书局,1964.26-28;张杰.公共用公物权研究[M].法律出版社,2012.21.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