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一道温泉绕御楼:唐代骊山温泉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Hot Spring Surrounds the Huaqing Palace: A Study of Poems Related to Mount Li Hot Spring in Tang Dynasty
  • 作者:严纪华
  • 英文作者:YAN Ji-hua;
  • 关键词:唐代 ; 骊山 ; 温泉 ; 文学内涵 ; 文化意义
  • 中文刊名:SZDX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ochow University(Philosophy & Social Science Edition)
  • 机构: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
  • 出版日期:2019-01-20
  • 出版单位: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40;No.216
  • 语种:中文;
  • 页:SZDX201901016
  • 页数:10
  • CN:01
  • ISSN:32-1033/C
  • 分类号:119-128
摘要
对温泉的认识与利用于中国起源甚早。唐代浴汤文化大盛,其中骊山温泉以景观泉质、交通便利、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其名最显;复以李杨故事入题,汤治、观览经验频常进入咏。以安史之乱为界,先后出现宫廷赋与历史凭吊的咏唱。聚焦于骊山温泉咏,观察其所呈现的文学内涵与文化意义,可以掌握君臣应制与侍从赋所勾勒出的骊山宫廷文学圈与唐代皇家温泉文化盛期的模型;而对温泉兴废的缅怀叹咏,包括地理建筑、温泉利用的描录以及宫殿情结的历史反思,俱成保存唐人以温泉为核心的日常生活状态的宝库,别开唐书写的扇面。
        
引文
[1]山海经笺疏[M].郭璞,注,郝懿行,笺疏.台北:中华书局,1979.
    [2]郦道元.水经注全译[M].陈桥驿,叶光庭,叶扬,翻译.台北:五南文化事业出版有限公司,2001.
    [3]傅璇琮.唐代文学研究:社会-文化-文学[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5,(2).
    [4]罗时进.文学社会学——明清文研究的问题与视角[M].北京:中华书局,2017.
    [5]西安市临潼区唐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骊山华清宫文史宝典[M].李令福,编撰.西安: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
    [6]骆希哲.唐华清宫[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7]唐华清宫考古队.秦汉骊山汤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96,(11).
    [8]骆天骧.类编长安志[M].黄永年,点校.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9]司马迁.泷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M].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1993.
    [10]中华书局编辑部.宋元方志丛刊(第1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0.
    [11]徐坚,等.初学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2]严可均.全后汉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3]严可均.全后魏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4]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北齐[M].北京:中华书局,1983.
    [15]严可均.全北周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16]钱易.南部新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2.
    [17]程大昌.雍录[M].黄永年,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2.
    [18]彭定求,等.全唐[M].北京:中华书局,1960.
    [19]王溥.唐会要校证[M].牛继清,校证.西安:三秦出版社,2012.
    [20]欧阳修,宋祁.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21]王忠林,等.中国文学史初稿(增订版)(共二册)[M].文学史研究丛刊.台北:万卷楼图书有限公司,2002.
    [22]陶敏,傅璇琮.唐五代文学编年史[M].沈阳:辽海出版社,1998.
    [23]杨作龙,赵水森.洛阳新出土墓志释录[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
    [24]杨为刚.政治空间的构建与文学空间的生产——唐前期骊山华清宫文学研究[J].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
    [25]王谠.唐语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26]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7]简宗梧,李时铭.全唐赋[M].台北:里仁书局,2006.
    [28]郑处诲.明皇杂录[M].田廷柱,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4.
    [29]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M].贺次君,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30]刘昫.旧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1]庾信.庾子山集注[M].倪璠,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
    [32]陈寅恪.元白笺证稿[M].香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33]魏征,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34]萧统.文选[M].李善,注.北京:中华书局,1977.
    [35]沈睿文.赐浴华清池[J].装饰,2013,(11).
    [36]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5.
    [37]王焘.外台秘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
    [38]陈伯海.唐学引论[M].上海:知识出版社,1988.
    [39]元稹.元氏长庆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79册.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后汉书》卷一一二《郡国志》四,刘昭注引《荆州记》:“西北有温泉,其下流有数十亩田,常十二月下种,明年三月新谷便登,一年三熟。”(中华书局1965年版,第3484页。)
    (1)研究底本采用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清)彭定求等编:康熙本《全唐》(全二十五册),中华书局1960年版。此外,参酌诸家集、话笔记、史志传记碑志等补入材。文中引用作,注明作者、题、卷目与序号。不复一一详注。
    (2)界定“温泉”要件有三:一、选录对温泉有一定描写的歌,包括泉流水文(形味色温)、汤池环境及沐浴情境等。二、纯粹止于风光游览,或仅以“华清宫”为题所作咏史或怀古不入,如:张祜《华清宫》四首(卷511),仅录其四。三、温泉作中内容重复者,如皇甫冉《华清宫》(卷250)与薛存诚《华清宫望幸》(卷466)、无名氏《华清宫望幸》(卷787)复出,以首出为准,仅录其一。
    (1)如杜牧《华清宫三十韵》(卷521)与张祜《华清宫和杜舍人》(卷511);以及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卷580)与徐夤《依御史温飞卿华清宫二十二韵》(卷711)。
    (1)骊山温泉宫相关的考古发掘及研究成果,参见唐华清宫考古队:《唐华清宫汤池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文物》1990年第5期;唐华清宫考古队:《唐华清宫汤池遗址第二期发掘简报》,《文物》1991年9月;张铁宁:《唐华清宫汤池遗址建筑复原》,《文物》1995年第1期;沈睿文:《赐浴华清池》,《装饰》2013年11月;张铁宁:《唐华清宫汤池遗址筑复原》,《文物》1995年第11期;骆希哲:《唐华清宫》,文物出版社1998年版;临潼区唐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李令福主持编撰:《骊山华清宫文史宝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
    (2)游师雄:《唐骊山宫图》;李好文:《唐骊山宫图》(上、中、下),《长安志图》以及清乾隆《临潼县志·唐华清宫图》,分别参见西安市临潼区唐文化旅游区管理委员会:《骊山华清宫文史宝典》,陕西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第108、109-110、113页。
    (1)郑嵎《津阳门》(卷567)序及注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文以之作“案”语,列入史地资料。
    (1)北宋凌唐佐《黄山汤泉》云:“一道出遥岑,潺湲古到今。雪天声泻玉,月夜影摇金。岁旱施功大,民疴被泽深。浮丘与轩帝,仙迹可追寻。”参见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傅璇琮主编):《全宋》第24册,卷一三六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