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精准扶贫背景下中国农村倾斜性金融支持的法经济学分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Law and Economics Analysis of Rural FAF in China:Based on the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 作者:肖顺武
  • 英文作者:XIAO Shunwu;
  • 关键词:倾斜性金融 ; 金融扶贫 ; 精准性 ; 法经济学
  • 英文关键词:Financial poverty alleviation;;Accuracy;;Law and economics
  • 中文刊名:NJWT
  • 英文刊名: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 机构: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6-23
  • 出版单位:农业经济问题
  • 年:2019
  • 期:No.474
  • 基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重大项目“重庆市农村‘三变’改革的风险控制与制度构造”(编号:2018ZD15);; 西南政法大学统筹城乡发展研究院项目“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法律保障机制研究”(项目编号:TCCX15YB07)
  • 语种:中文;
  • 页:NJWT201906013
  • 页数:9
  • CN:06
  • ISSN:11-1323/F
  • 分类号:130-138
摘要
精准扶贫是我党扶贫工作的元理论创新。在大数据时代,如何实现对农村倾斜性金融支持的精准性,是破解农村金融瓶颈的关键。基于法经济学的视野,农村倾斜性金融支持的精准实现有三个关键节点:一是"定调"——关于农村倾斜性金融支持之"度"的权衡,宜多采用轻度的权利义务配置方式,慎用重度的权利义务配置手段;二是"定人"——要明确农村倾斜性金融支持的目标对象,即搞清楚谁才是需要被倾斜性金融予以支持的,这就要对受益主体进一步细分以各得其所;三是"纠偏"——如何应对倾斜性金融支持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问题,这本质上是一种纠错机制,重点在于矫正非演进型制度变迁中可能产生的诸种弊端以防对新制度的瓦解。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is a meta-theoretical innov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s measures to help people lift themselves out of poverty.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law and economics,there are three key points to achieve such accuracy: First is to "set the tone". In the process of measuring the "degree"of the favorable allocation of finance (FAF) for rural areas,it is more advisable to adopt a modest method instead of a strict one to allocat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That's mainly because the strict measure needs to be raised with full deliberation. Second is to "set people". We need to clarify the subject of the rural FAF,which means beneficiaries should be further subdivided to figure out who is really in need of the financial support. Third is the"rectification". Dealing with the possible negative influence of the FAF shows an error correction mechanism.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this mechanism is to prevent new policies from collapsing by rectifying various kinds of disadvantages that may occur along with the non-evolutionary institutional change.
引文
1.J.W.N.Watkins,ideal types and historical explanation,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1952(3):22~43
    2.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16
    3.李蕊.中国土地银行农地融资制度建构之权衡.政法论坛,2014(4):52~61
    4.平新乔,李淼.资源禀赋、收入分配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联度.改革,2017(7):137~150
    5.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7
    6.周汉华.习近平互联网法治思想研究.中国法学,2017(3):5~21
    7.张文显.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下)---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的核心观点.法制与社会发展,2016(4):5~47
    8.傅海波,崔瑞德.史卫民等译.剑桥中国辽西夏金元史﹒907-1368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580~581
    9.谭春枝,张家寿.巴西对欠发达地区的金融支持及其经验教训---兼论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启示.拉丁美洲研究,2007(2):38~42
    10.王剑利,庄孔韶,宋雷鸣.农村扶贫工作中的弱势群体识别问题.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1~97
    11.熊明辉,杜文静.科学立法的逻辑.法学论坛,2017(1):80~89
    12.张旭昆.制度的实施收益、实施成本和维持成本.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101~108
    13.罗丹,李文明,陈洁.种粮效益:差异化特征与政策意蕴---基于3400个种粮户的调查.管理世界(月刊),2013(7):59~70
    14.覃青必.道德风险的内涵.江西社会科学,2017(4):13~20
    15.盛光华,庞英,张志远.农户小额信用贷款道德风险的随机监管博弈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14(6):49~58
    16.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1):3~13
    17.洪正,王万峰,周轶海.道德风险、监督结构与农村融资风机制设计---兼论我国农村金融体系改革.金融研究,2010(6):189~206
    18.单飞跃,卢代富等.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视域的解读.法律出版社,2005:376
    19.马克思.资本论.人民出版社,1995:201
    20.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经济研究,2011(5):4~16
    21.熊德平,陆智强,李红玉.农村金融供给、主发起行跨区经营与村镇银行网点数量---基于中国865家村镇银行数据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17(4):30~45
    22.孙广生.经济波动与产业波动(1986-2003)---相关性、特征及推动因素的初步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6(3):62~73
    (2)2012—2017年,以“农村金融支持”为主题的CSSCI期刊论文,根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数据,达到228篇,其中2012年57篇,2013年52篇,2014年48篇,2015年33篇,2016年19篇,2017年(截止2017年10月数据)19篇。从现有数据看,学术界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薄弱性以及如何进行制度的建构及倾斜服务好“三农”,基本无异议
    (1)2014—2016年,笔者调查了北方黑龙江省、西部甘肃省、中部湖南省、东部江苏省的一些乡镇,发现北方的承包耕地面积远远大于东部和中部。以湖南省的隆回县为例,笔者所调研的6个乡镇中,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的只有7分地。而甘肃庆阳县等乡镇,人均耕地达到4亩左右,由此看来,其差距是很大的
    (1)粮食主产区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整理,家庭人均纯收入数据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据国家统计局的定义,纯收入指农村住户当年从各个来源得到的总收入相应地扣除所发生的费用后的收入总和。计算方法:纯收入=总收入-家庭经营费用支出-税费支出-生产性固定资产折旧-调查补贴-赠送农村内部亲友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按人口平均的纯收入水平,反映的是一个地区或一个农户农村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同时,笔者统计了最近5年的数据,但国家统计局最近8年的数据(2010年-2017年)最新的只到2012年,以后的数据尚阙如。因此,事实上仅统计了这3年的数据。此外,由于历史等原因,除非特别说明,本文的各类统计数据均不包括我国香港、澳门及台湾。下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