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宋代女子的文化水平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The Cultural Level of Women in the Song Dynasty
  • 作者:程民生
  • 英文作者:Cheng Minsheng;
  • 关键词:宋代 ; 女子 ; 文化水平 ; 母教
  • 英文关键词:the Song dynasty;;women;;cultural level;;mother education
  • 中文刊名:SXYK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 机构: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24
  • 出版单位:史学月刊
  • 年:2019
  • 期:No.464
  • 语种:中文;
  • 页:SXYK201906007
  • 页数:16
  • CN:06
  • ISSN:41-1016/K
  • 分类号:35-50
摘要
宋代社会普遍主张女子应该学习文化,广泛开展对女子的文化教育。学堂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自学成才等途径,大幅提高了女子的文化水平,尤其是士大夫女眷大多有文化。众多女子多才多艺,或精通经史学问,或善于诗词文章,或成为绘画、音乐高手。位于社会下层的女艺人、伎乐等,也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尤多精妙的诗词之作。以李清照、朱淑真为代表的宋代女作家群及其作品,为中国文学史上一座山花烂漫的奇峰,是我国女性文学史上质的飞跃。母教的历史贡献更大,杨亿、欧阳修、苏轼、周必大、真德秀等文化大师,都与母亲的直接教育有密切关系。宋代女子文化呈现出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为传统文化增添了兰心蕙质的别样芬芳。
        It was generally advocated in the Song society that women should learn cultural knowledge and cultural education was extensively carried out among women.School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and self-study had greatly improved women's cultural level,especially women from the scholar-bureaucrat families.Many women were versatile,either proficient in classics and history,or good at poetry and articles,or became masters of painting and music.The female artists and Jiyue from the lower class of society also had a certain level of culture.They composed a lot of exquisite poetry.The group of female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in the Song dynasty,represented by Li Qingzhao and Zhu Shuzhen,was an extraordinary peak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a qualitative leap in the history of women's literature in China.The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of mother education was greater.Yang Yi,Ouyang Xiu,Su Shi,Zhou Bida,Zhen Dexiu and other cultural masters were the fruits of their mothers' direct education.The women's culture in the Song dynasty showed an unprecedented prosperity in history,imbued with a variety of colors and adding a different kind of fragrance to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引文
(1)文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较多,如苏者聪:《宋代女性文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谢穑:《宋代女性词人群体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杏林:《宋代才女传》,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89年版。教育史方面的研究成果,参见赵国权:《两宋女子教育研究的百年回顾与重构》,《教育史研究》2017年第3期,第39~50页;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如马莉:《宋代女子教育》,河南大学2003年;张丽晶:《宋代平民女子教育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李扬:《宋代女性教育与女性文学》,西北大学2018年。史学界的相关成果,有邓小南主编:《唐宋女性与社会》,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伊沛霞著,胡志宏译:《内闱:宋代的婚姻和妇女生活》,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铁爱花:《宋代士人阶层女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等等。
    (2)宋敏求撰,诚刚点校:《春明退朝录》卷下,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46页。
    (1)徐松辑,刘琳等校点:《宋会要辑稿·后妃》二之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81页。
    (2)李心传撰,徐规点校:《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五《女神童》,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版,第778页。
    (3)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二至三八,第5512页。
    (4)司马光著,王宗志注释:《温公家范》卷六《女》,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107~108页。
    (5)司马光:《司马氏居家杂仪》,费成康主编:《中国的家法族规(修订本)》,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版,第213~214页。
    (6)郑侠:《西塘集》卷四《谢夫人墓表》,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7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影印本,第411页。
    (7)孙觌:《鸿庆居士集》卷四《恭人杨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5册,第445页。
    (8)袁燮:《薭斋集》卷二一《何夫人宣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57册,第287页。
    (9)叶适著,刘公纯等点校:《叶适集·水心先生文集》卷一四《张令人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264页。
    (1)袁采著,贺恒祯、杨柳注释:《袁氏世范》卷上《寡妇治生难托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5年版,第47页。
    (2)黎靖德编,王星贤点校:《朱子语类》卷七《小学》,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127页。
    (3)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读书记》卷二《小学大学》,中华再造善本,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版,第14册,第14页。
    (4)程颢、程颐著,王孝鱼点校:《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二《上谷郡君家传》,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653、655页。
    (5)王庭皀:《卢溪文集》卷四四《故王氏夫人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4册,第308页。
    (6)方建新主编:《中国妇女通史·宋代卷》,杭州:杭州出版社2011年版,第443页。
    (7)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后妃》四之二至三,第323~324页。
    (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九,嘉四年四月己丑,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版,第4563页。
    (9)王皀:《华阳集》卷六《宫词》,丛书集成初编,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62、61、60、64、60页。
    (1)苏颂著,王同策等点校:《苏魏公集》卷六二《彭城县君钱氏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53页。
    (2)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幼卿浪淘沙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第478页。
    (3)凌初著,许建中校点:《拍案惊奇》卷二九《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289页。
    (4)刘斧撰,施林良校点:《青琐高议·后集》卷七《温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07页。
    (5)文同:《丹渊集》卷四《华阳县君杨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6册,第799~800页。
    (6)郑侠:《西塘集》卷四《谢夫人墓表》,第411页。
    (7)王皀:《华阳集》卷四《宗室延州观察使夫人京兆郡宋氏墓志铭》,第559页。
    (8)杨万里著,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一三一《太孺人刘氏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版,第5052页。
    (9)杨万里著,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一三一《夫人张氏墓志铭》,第5068页。
    (10)王庭皀:《卢溪文集》卷四四《故王氏夫人墓志铭》,第308页。
    (11)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八《冲虚居士钱君朝彦墓碣》,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7册,第814页。
    (12)袁燮:《薭斋集》卷二一《太夫人戴氏圹志》,第290页。
    (13)罗烨编,周晓薇校点:《新编醉翁谈录·丙集》卷一《黄季仲不挟贵以易娶》,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1)廖莹中辑,李伟国整理:《江行杂录》,全宋笔记第7编第8册,郑州:大象出版社2016年版,第183页。
    (2)王云:《节妇夫人吴氏墓碣铭》,王令著,沈文倬点校:《王令集》附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07页。
    (3)程俱:《北山集》卷三二《宋故尚书吏部员外郎郑公安人钱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0册,第315页。
    (4)洪迈撰,何卓点校:《夷坚志·三志壬》卷九《和州僧瓶》,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533页。
    (5)黄庭坚著,刘琳等校点:《黄庭坚全集·外集》卷二二《叔母章夫人墓志铭》,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393页。
    (6)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二《王皇后传》,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版,第8608页。
    (7)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二《刘皇后传》,第8612~8614页。
    (8)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二《郭皇后传》,第8619页。
    (9)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二《曹皇后传》,第8620~8621页。
    (10)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二《杨德妃传》,第8624页。
    (11)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三《孟皇后传》,第8635页。
    (12)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三《郑皇后传》,第8639页。
    (13)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三《韦贤妃传》,第8641页。
    (1)脱脱等:《宋史》卷二四三《吴皇后传》,第8646~8648页。
    (2)佚名编,汝企和点校:《续编两朝纲目备要》卷七,嘉泰二年十二月甲申,北京: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28页。
    (3)脱脱等:《宋史》卷二四八《荆国大长公主传》,第8775页。
    (4)脱脱等:《宋史》卷二四八《魏国大长公主传》,第8779页。
    (5)王皀:《华阳集》卷四《赵宗旦妻贾氏墓志铭》,第558页。
    (6)陶宗仪撰,徐美洁点校:《书史会要》卷六《宋》,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77页。
    (7)佚名撰,王群栗点校:《宣和画谱》卷一六《曹氏》,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第185页。
    (8)佚名:《宣和画谱》卷二《王氏》,第227页。
    (9)徐松辑:《宋会要辑稿·后妃》四之二至三,第323~324页。按,此处原语序相同的文字但标点前后不一致者多处,已径改。
    (10)王皀:《华阳集》卷六《宫词》,第65页。
    (11)岳珂:《宝真斋法书赞》卷二《徽宗皇帝诸阁支降御笔》,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7页。
    (12)王明清撰,田松青校点:《挥麈录·三录》卷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58页。
    (13)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一,元元年六月乙卯,第9292页。
    (1)曾巩撰,陈杏珍、晁继周点校:《曾巩集》卷四五《寿昌县太君许氏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611页。
    (2)刘挚撰,裴汝诚、陈晓平点校:《忠肃集》卷一四《李夫人墓志铭》,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306页。
    (3)邹浩:《道乡集》卷三七《夫人程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1册,第493页。
    (4)刘挚:《忠肃集》卷一四《吴郡君墓志铭》,第304页。
    (5)孔武仲:《吴氏夫人墓志铭》,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著,孙永选校点:《清江三孔集》,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308页。
    (6)曾巩:《曾巩集》卷四六《郓州平阴县主簿关君妻曾氏墓表》,第637页;《江都县主簿王君夫人曾氏墓志铭》,第626页。
    (7)吕陶:《净德集》卷二七《静安县君蒲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098册,第216页。
    (8)脱脱等:《宋史》卷三五三《蒲卣传》,第11153页。
    (9)刘宰:《漫堂集》卷三《故孺人项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0册,第704页。
    (10)孙觌:《鸿庆居士集》卷四《宋故吕恭人胡氏墓志铭》,第437页。
    (11)汪藻:《浮溪集》卷二八《令人施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8册,第292页。
    (12)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二二《安人张氏墓志铭》,丛书集成初编本,第457页。
    (13)洪迈:《夷坚志·支景》卷一《阳台虎精》,第881页。
    (14)刘一止:《苕溪集》卷五《宋故永嘉郡夫人高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2册,第263页。
    (15)洪迈:《夷坚志·甲志》卷四《胡克己梦》,第34页。
    (16)魏介:《杨祖仁母恭氏墓志》,郭茂育、刘继保编著:《宋代墓志辑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467页。
    (17)徐馞:《宋故长青县太君李氏(潘稷妻)墓铭》,郭茂育、刘继保编著:《宋代墓志辑释》,第361页。
    (18)王安石著,秦克、巩军标点:《王安石全集》卷九九《寿安县君王氏墓志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732页。
    (19)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三《陈述古女诗》,第204页。
    (20)陆经:《宋故乐夫人(刘忠举妻)墓志铭并序》,郭茂育、刘继保编著:《宋代墓志辑释》,第265页。
    (1)王皀:《华阳集》卷四《泗州盱眙县尉向君夫人李氏墓记》,第566页。
    (2)范祖禹:《范太史集》卷四九《左武卫大将军贵州刺史妻渤海县君高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0册,第517页。
    (3)范祖禹:《范太史集》卷五一《右监门卫大将军妻仁和县君曹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0册,第541页。
    (4)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六《宋》,第177页。
    (5)范祖禹:《范太史集》卷四六《右监门卫大将军妻王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00册,第497页。
    (6)胡仔纂集,廖德明校点:《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丽人杂记》,香港:中华书局1976年版,第416页。
    (7)晁补之:《鸡肋集》卷六六《李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18册,第968页。
    (8)罗烨编:《新编醉翁谈录·壬集》卷二《华春娘题诗边君亮成亲》,第79~80页。
    (9)洪迈:《夷坚志·三志壬》卷七《王彦龄舒氏词》,第1519页。
    (10)周密撰,张茂鹏点校:《齐东野语》卷一《黄子由夫人》,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83页。
    (11)脱脱等:《宋史》卷四六二《楚衍传》,第13518页。
    (12)杨慎编,刘琳、王晓波点校:《全蜀艺文志》卷四四《绿菜赞》,北京:线装书局2003年版,第1364~1365页。
    (13)罗慎:《宝庆四明志》卷九《列女》,宋元方志丛刊,北京: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5107页。
    (14)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九八《高阳郡君齐氏墓志铭》,第724页。
    (15)王安石:《王安石全集》卷九九《河东县太君曾氏墓志铭》,第731页。
    (1)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四《宋故右承议郎吴公墓志铭》,第357页。
    (2)李之仪:《姑溪居士前集》卷五《姑溪居士妻胡氏文柔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0册,第625页。
    (3)周紫芝:《太仓薒米集》卷五一《送詹伯伊之大梁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1册,第362页。
    (4)周紫撰,刘永翔校注:《清波杂志校注》卷三《七夫人》,北京:中华书局1994年版,第130页。
    (5)参阅杨果、廖寅:《宋代“才女”现象初探》,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607~623页。
    (6)郑必俊:《两宋官绅家族妇女——千篇宋代妇女墓志铭研究》,《国学研究》第6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8页。
    (7)欧阳修著,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四四《送张唐民归青州序》,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627页。
    (8)曾巩:《曾巩集》卷四五《夫人周氏墓志铭》,第613页。
    (9)王景:《大宋赠大理评事太原王公(德伦)墓志铭并序》,郭茂育、刘继保编著:《宋代墓志辑释》,第133页。
    (10)何鑅撰,张明华点校:《春渚纪闻》卷七《暨氏女野花诗》,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04页。
    (11)洪炎:《西渡集》补遗《月夜登滕王阁》,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7册,第368页。
    (12)张知甫:《可书·京师老佬形神颂》,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421页。
    (13)刘一止:《苕溪集》卷五二《宋故太宜人莫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2册,第276页。
    (14)陈世崇撰,郭明道校点:《随隐漫录》卷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67页。
    (15)洪迈:《夷坚志·补志》卷一三《刘女白鹅》,第1665页。
    (1)洪迈:《夷坚志·补志》卷一《芜湖孝女》,第1553页。
    (2)洪迈:《夷坚志·支戊》卷一《陈公任》,第1059页。
    (3)洪迈:《夷坚志·支庚》卷一《吴淑姬严蕊》,第1216~1217页。
    (4)冯金伯辑:《词苑萃编》卷一四《纪事五》,续修四库全书第1733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58页。
    (5)田汝成辑撰,刘雄、尹晓宁点校:《西湖游览志余》卷六《板荡凄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版,第71页。
    (6)谢翱:《发集》卷三《春江曲》,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88册,第289页。
    (7)洪螰编辑,石昌渝校点:《清平山堂话本·雨窗集》上《错认尸》,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242页。
    (8)朱迎平:《宋代刻书产业与文学》,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74页。
    (9)陶谷撰,孔一校点:《清异录》卷下《藏锋都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89页。
    (10)顿起:《赠广都寓舍贤妇二喻诗》,袁说友等编,赵晓兰整理:《成都文类》卷一三,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93页。
    (11)脱脱等:《宋史》卷四五八《张愈传》,第13440~13441页。
    (12)陈普:《石堂先生遗集》卷一六《古田女》,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第86册,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771页。
    (13)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宋辽金元史研究室点校:《名公书判清明集》卷一一《治牙侩父子欺瞒之罪》,北京:中华书局1987年版,第409页。
    (14)何鑅:《春渚纪闻》卷六《营妓比海棠绝句》,第90页。
    (15)蒋一葵:《尧山堂外纪》卷五三《宋》,续修四库全书第1194册,第494页。
    (16)张邦基撰,孔凡礼点校:《墨庄漫录》卷三《营妓马盼学东坡书》,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92页。
    (1)洪迈:《夷坚志·三志己》卷一《吴女盈盈》,第1309页。
    (2)罗烨编:《新编醉翁谈录·丁集》卷一《序平康巷陌诸曲》,第26页。
    (3)洪迈:《夷坚志·甲志》卷六《古田倡》,第51~52页。
    (4)陶宗仪:《书史会要》卷六《宋》,第178~179页。
    (5)周密:《齐东野语》卷一一《蜀娼词》,第195页。
    (6)胡仔纂集:《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四《丽人杂记》,第337页。
    (7)吴曾:《能改斋漫录》卷一六《杭妓琴操》,第483页。
    (8)洪迈:《夷坚志·补志》卷二《义倡传》,第1559页。
    (9)李心传编撰,胡坤点校:《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三九,绍兴十一年二月丁亥,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第2617~2618页。
    (10)洪迈:《夷坚志·支庚》卷一《吴淑姬严蕊》,第1217页。
    (11)谢穑:《宋代女性词人群体研究》,第37页。
    (12)孟元老著,尹永文笺注:《东京梦华录笺注》卷五《京瓦伎艺》,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版,第461~462页。
    (13)洪迈:《夷坚志·补志》卷二二《王千一姐》,第1754页。
    (14)杨维祯:《东维子文集》卷六《送朱女士桂英演史序》,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21册,第435页。
    (1)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妓乐》,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1~193页。
    (2)吴自牧:《梦粱录》卷二《小说讲经史》,第196页。
    (3)魏泰著,陈应鸾校注:《临汉隐居诗话校注》卷四,成都:巴蜀书社2001年版,第186页。
    (4)丘舜中女:《寄夫》,何汶撰,常振国、绛云点校:《竹庄诗话》卷二二《闺秀》,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版,第420~421页。
    (5)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三《陈述古女诗》,第204页。
    (6)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四三《谢氏诗序》,第608~609页。
    (7)李清照著,徐培均笺注:《李清照集笺注》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4页。
    (8)详见朱淑真著,张璋、黄畲校注:《朱淑真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9)冯金伯辑:《词苑萃编》卷四《品藻二》,续修四库全书第1733册,第451页。
    (10)张端义撰,李保民校点:《贵耳集》卷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137页。
    (1)龚明之撰,孙菊园校点:《中吴纪闻》卷六《徐氏安人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94页。
    (2)苏者聪:《宋代女性文学》,第5页。
    (3)孙顺霖:《宋代社会顽疾——蓄婢养妓》,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192页。
    (4)佚名:《宣和画谱》卷六《童氏》,第67~68页。
    (5)邓椿撰,黄苗子点校:《画继》卷五,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版,第67~69页。
    (6)司马光:《温公家范》卷三《母》,第43页。
    (7)脱脱等:《宋史》卷二六五《贾黄中传》,第9161~9162页。
    (8)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淳化四年十月辛未,第755页。
    (9)刘一止:《苕溪集》卷五二《宋故太宜人莫氏墓志铭》,第276~277页。
    (1)韩元吉:《南涧甲乙稿》卷二《沈氏考妣墓志铭》,第389页。
    (2)徐铉著,李振中校注:《徐铉集校注》卷三《故汝南县太君周氏夫人墓志铭并序》,北京:中华书局2016年版,第817页。
    (3)欧阳修:《欧阳修全集·居士集》卷四三《谢氏诗序》,第608页。
    (4)王皀:《华阳集》卷四《鱙氏墓志铭》,第565页。
    (5)曾巩:《曾巩集》卷四五《试秘书省校书郎李君妻太原王氏墓志铭》,第617页。
    (6)苏舜钦撰,沈文倬校点:《苏舜钦集》卷一五《太原郡太君王氏墓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第190页。
    (7)巴宜:《宋故建安郡君张氏(王蘧妻)墓志铭》,郭茂育、刘继保编著:《宋代墓志辑释》,第459页。
    (8)车好贤:《宋故坊州司理参军刘府君(%)夫人水丘氏墓志》,郭茂育、刘继保编著:《宋代墓志辑释》,第331页。
    (9)苏颂:《苏魏公集》卷六二《彭城县君钱氏墓志铭》,第953页。
    (10)葛胜仲:《丹阳集》卷一四《张太安人王氏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7册,第541页。
    (11)黄庭坚:《黄庭坚全集·外集》卷二二《永安县君金氏墓志铭》,第1395页。
    (12)苏颂:《苏魏公集》卷六二《寿昌太君陈氏墓志铭》,第955页。
    (13)晁说之:《嵩山文集》卷一九《文安县子硕人范氏墓志铭》,四部丛刊续编,上海:上海书店1985年版,第42页。
    (14)孙觌:《鸿庆居士集》卷三四《宋故右承议郎吴公墓志铭》,第357页。
    (15)周必大:《文忠集》卷七六《益国夫人墓志铭》,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7册,第799~800页。
    (16)袁燮:《薭斋集》卷二一《太夫人戴氏圹志》,第290页。
    (1)脱脱等:《宋史》卷三五《杨亿传》,第10079、10091页。
    (2)脱脱等:《宋史》卷二九一《宋绶传》,第9732页。
    (3)苏舜钦:《苏舜钦集》卷一五《广陵郡太君墓志铭》,第198页。
    (4)脱脱等:《宋史》卷三一九《欧阳修传》,第10375页。
    (5)脱脱等:《宋史》卷三三八《苏轼传》,第10801页。
    (6)司马光撰,李文泽、霞绍晖校点:《司马光集》卷七六《苏主簿夫人墓志铭》,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555页。
    (7)王皀:《华阳集》卷三七《贾文元公昌朝墓志铭》,第477页。
    (8)脱脱等:《宋史》卷三六《赵鼎传》,第11285、11295页。
    (9)脱脱等:《宋史》卷三九一《周必大传》,第11965页。
    (10)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二《上谷郡君家传》,第655页。
    (11)杨万里著,辛更儒笺校:《杨万里集笺校》卷一三一《夫人张氏墓志铭》,第5068页。
    (12)洪迈撰,孔凡礼点校:《容斋随笔·四笔》卷五《饶州风俗》,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82~683页。
    (13)参阅陶晋生:《北宋士族:家族·婚姻·生活》,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1年版,第153~170页;粟品孝:《宋代士人家庭中的母教》,漆侠主编:《宋史研究论文集:国际宋史研讨会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九届年会编刊》,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488页。
    (14)参阅张邦炜:《两宋妇女的历史贡献》,《社会科学研究》1997年第6期,第119~124页。
    (1)谢穑:《宋代女性词人群体研究》,第245页。
    (2)朱淑真著,郑元佐注:《朱淑真集注·前集》卷一《自责》,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118页。
    (3)朱淑真著,郑元佐注:《朱淑真集注·外编》卷一《夏日游湖》,第201页。
    (4)铁爱花:《宋代女性阅读活动初探》,《史学月刊》2005年第10期,第40页。
    (5)郑必俊:《论两宋妇女在经济文化方面的贡献》,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编:《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史学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511页。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