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刑事诉讼法庭对质规则探析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the Rules of Interrogation in Criminal Procedure Court
  • 作者:马贵翔 ; 施岚
  • 英文作者:Ma Guixiang;Shi Lan;
  • 关键词:刑事诉讼 ; 法庭 ; 对质 ; 规则
  • 中文刊名:JXGA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 机构:复旦大学法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5-30
  • 出版单位:江西警察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No.217
  • 语种:中文;
  • 页:JXGA201903017
  • 页数:8
  • CN:03
  • ISSN:36-1316/D
  • 分类号:104-111
摘要
刑事诉讼法庭对质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为了判断相互矛盾的证言真伪,由法官组织证人当庭面对面质询、相互诘问所应遵循的一系列规则的总称。法庭对质的条件包括对质双方原处于隔离审查的状态之中、证人对同一事实的陈述互相矛盾、关涉定罪量刑的重要事实以及证人在隔离状态下经单独质证后仍然无法辨别其证言的真伪。法庭对质应遵循一对一对质、严格控制对质范围、职权式对质和辩论式对质相结合等原则以及遵守法庭对质程序。
        
引文
[1]陈增宝.法律心理学视野下的证人证言[N].人民法院报,2014-06-13(005).
    [2]威尔曼.法庭对质的艺术[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
    [3]龙宗智.论刑事对质制度及其改革完善[J].法学,2008,(5):12-23.
    [4]沈源洲.刑事被告人对质询问权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5]王兆鹏.美国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72-388.
    [6]陈光中,丁慕英,刘文,田祖思,等.中华法学大辞典·诉讼法学卷[Z].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1995.
    [7]熊秋红.刑事证人作证制度之反思———以对质权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5):52-70,159.
    [8]尚华.论质证[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2011.
    [9]余叔通,谢朝华.法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10]李昌珂.德国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5.
    [11]江鹰.刑事证人的心理衍变探论[J].法制与社会,2007,(10):249-251.
    [12]徐文.拒证与证人保护制度[J].现代法学,1999,(3):103-106.
    [13]张志勇.当庭对质[N].检察日报,2015-04-09(006).
    [14]何家弘.证据法学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15]黄风.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4.
    [16]吴畅.论刑事庭审对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6,(4):24-27.
    [17]易延友.“眼球对眼球的权利”———对质权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10,(1):52-68.
    [18]沈廷湜.对质的条件和实施要领[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1993,(2):39-44.
    (1)Amendment VI“In all criminal prosecutions,the accused shall enjoy the right to a speedy and public trial,by an impartial jury of the State and district wherein the crime shall have been committed,which district shall have been previously ascertained by law,and to be informed of the nature and cause of the accusation;to be confronted with the witnesses against him;to have compulsory process for obtaining witnesses in his favor,and to have the Assistance of Counsel for his defence”.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4条:证人作证,审判人员应当告知他要如实地提供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经审判长许可,可以对证人、鉴定人发问。审判长认为发问的内容与案件无关的时候,应当制止。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99条:讯问同案审理的被告人,应当分别进行。必要时,可以传唤同案被告人到庭对质。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93条: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出庭作证的,人民法院可以强制其到庭,但是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除外。证人没有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出庭后拒绝作证的,予以训诫,情节严重的,经院长批准,处以十日以下的拘留。被处罚人对拘留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不停止执行。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