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外观设计单独立法论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On Independent Legisla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
  • 作者:张鹏
  • 英文作者:Zhang Peng;
  • 关键词:外观设计 ; 专利法 ; 外观设计法 ; 历史惯性 ; 内在整体性 ; 专利法修改
  • 英文关键词:design;;patent law;;design law;;historical inertia;;immanent mutualism;;amendment of Patent Law
  • 中文刊名:ZSCQ
  • 英文刊名:Intellectual Property
  • 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出版日期:2018-06-25
  • 出版单位:知识产权
  • 年:2018
  • 期:No.208
  • 基金:司法部2017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课题“以司法保护为主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研究”(项目编号17SFB5014);; 国家知识产权局2018年度软科学研究项目“知识产权政策法律化路径考察”的阶段性成果
  • 语种:中文;
  • 页:ZSCQ201806006
  • 页数:10
  • CN:06
  • ISSN:11-2760/N
  • 分类号:47-56
摘要
将外观设计与发明、实用新型合并于一部法律,滥觞于作为现代专利法雏形的《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形成于1944年《中华民国专利法》。1984年立法者选择将外观设计制度纳入专利法源自立法便利选择。从国际角度而言,存在以日欧为代表的单独立法模式、以英法为代表的专利版权双重保护模式和以美国为代表的纳入专利制度保护模式。美国模式具有历史偶然性,并且在船舶外观设计、时尚外观设计等方面存在单独立法的积极探索,单独立法代表了主流趋势。基于产品的功能性和设计的非功能性,外观设计制度与专利制度不会内生出共性的法律规则。我国外观设计法律实践在授权确权、侵权判定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根源在于非内生共性规则的简单参照。可以考虑在此次修订专利法时将共性条款规定于总则后,将外观设计相关规定独立成编,未来尽快研究形成独立的外观设计法,立足外观设计根本属性建构客体主体、授权确权、侵权救济等规则,实现外观设计单独立法、内在协调、立体保护、创新发展。
        The Provisional Handicraft Award Statute was the early form of modern Patent Law, which put patent, utility model and design into one law. The 1944 Patent Law of Republic of China inherited the above legislation model. For convenience, the 1984 Patent Law of PRC also incorporated design into Patent Law. As far as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s concerned, there are independent legislation model as represented by Japan and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patent-copyright double protection model as represented by England and France; and the incorporation of design into Patent Law model as represented by the US. The US model is of historical contingency. It has always been actively exploring the possibility of independent legislation for ship design and fashion design. Generally speaking, independent legislation is the major trend. Given the functionality of product and the non-functionality of design, it is impossible to generate inherent common legal rule between design regime and patent regime. The problems concerning empowerment, right confirmation, and infringement judgment in relation to Chinese design legal practices are mainly due to the simple reference to non-inherent common rules. The paper suggests, for the recent Patent Law revision, to place the clauses with common nature behind the general provisions, and make the legislation on design an independent chapter. It is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enact independent Design Law in the future. To establish rules on subject, object, empowerment, right confirmation, infringement and relief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of design, so as to realize independent legislation, inherent harmonization, all-round protection,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design.
引文
(1)管育鹰:《专利法第四次修订中的两个重要问题》,载《知识产权》2016年第3期,第45-51页。
    (2)洪仁玕被称为“我国传播近代专利思想第一人”,其在《资政新篇》的“兴器皿技艺”条文中建议,“有能造精奇利便者,准其自售,他人仿造,罪而罚之”,参见徐海燕著:《中国近现代专利制度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
    (3)《庄子·逍遥游》记载了智者将治疗手掌干裂的药方卖给吴王的水军的故事,至少在庄子生活的年代(约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86年),就已经有利用自己掌握的医药秘方来获利的情况。参见张志成、张鹏:《中国专利行政案例精读》,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4页。
    (4)秦宏济著:《专利制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135页。
    (5)高卢麟主编,沈尧曾、汤宗舜副主编,胡佐超等编:《中国专利教程·专利基础》,专利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16-17页。
    (6)姚秀兰:《制度构建与社会变迁--近代中国专利立法论》,载《法学论坛》2006年第4期,第32-37页。
    (7)同时,立法者注意到,当时世界各国,除智利、保加利亚、芬兰、希腊、拉脱维亚、卢森堡、荷兰、罗马尼亚以及土耳其外,均制定了专门法规,给予新式样以专利权,但规定不是很一致。参见秦宏济著:《专利制度概论》,上海商务印书馆1946年版,第54-55页。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财政经济(五)》,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第323-324页。
    (9)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第213-214页。
    (10)我国专利法在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后面用了“专利”二字,主要是为了公众更好理解,但是并不改变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本身的含义。参见高卢麟主编,沈尧曾、汤宗舜副主编,胡佐超等编:《中国专利教程·专利基础》,专利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63页。
    (11)赵元果编著:《中国专利法的孕育与诞生》,知识产权出版社2003年版,第270-271页。
    (12)根据曾作为专利法起草小组成员之一的郭寿康教授回忆,在专利法起草过程中曾有将外观设计单独立法的打算,但因后来考虑到立法过程冗长繁杂,为尽快建立外观设计保护制度,故将其并入专利法中。参见郭禾:《外观设计与专利法的分野》,载《知识产权》2015年第4期,第9-10页。
    (13)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司长、新闻发言人尹新天在2008年7月29日中国专利制度的发展与展望新闻发布会上的发言,载http://www.china.com.cn/zhibo/2008-07/29/content_16080942.htm?show=t,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2月31日。
    (14)J.Reichman.Design Protection and the Legislative Agenda.(1992)55 Law and Contemporary Problems 281 at 287.
    (15)日本特许厅意匠课:《意匠制度120年の步み》,载http://www.jpo.go.jp/seido/isho/index.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2月31日。
    (16)农商务省报告:《工艺沿革》,载《官报》,明治18年2月17日。
    (17)[日]纹谷畅男著译:《日本外观设计法25讲》,魏启学译,专利文献出版社1986年版,第2-4页。
    (18)Uma Suthersanen.Design Law:European Union an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nd edn,Sweet&Maxwell,2010,paras 5-002.
    (19)胡充寒著:《外观设计专利侵权判定理论与实务》,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20)英国的工业革命首先发端于棉纺织领域。参见[澳]布拉德·谢尔曼、[英]莱昂内尔·本特利著:《现代知识产权法的演进》,金海军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4页。
    (21)有学者称为“专利为主、多法并立模式”,参见彭学龙、赵小东:《外观设计保护与立法模式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载《知识产权》2007年第6期,第74-76页。
    (22)李明德著:《美国知识产权法(第二版)》,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第797页。
    (23)Ringer.The Case for Design Protection and the O’Mahoney Bill.7 Bull.Copyright Society 25,1959,p.29-31.
    (24)Arthr Fisher.Hearing on S.2075 and S.2852 Before the Subcomm.On Patents,Trademarks and Copyrights of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the Judiciary.86th Congress,2d Session.56,1960,p.210.
    (25)Mazer v.Stein,347 U.S.201.100 USPQ 325(1954).
    (26)Louis De Jonge&Co.v.Breuker&Kessler Co.,182 F.150(E.D.Pa.1910),aff d on other grounds,191 F.35(3d Cir.1911),aff d 235 U.S.33(1914).
    (27)In re Yardley,493 F.2d 1389,181 USPQ 331(CCPA 1974).针对In re Yardley案的评论,参见Dual Copyright and Design Patent Protection:Works of Art and Ornamental Designs,49 St.John s Law Review 543(1975).该案后,美国专利商标局修改了其审查规则(1989年1月1日起实施),允许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中包含版权声明,同时要求专利申请人必须作出特定的授权声明,该授权声明允许任何人复制或者引述美国专利商标局记载的外观设计专利文档。美国专利商标局同时讨论了外观设计专利权、版权与商标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当前知识产权法背景下,针对特定设计或者技术同时获得版权保护或者商标权保护以及专利权保护是可能的。有时,作者或者发明人愿意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或者实用专利申请中包含版权或者商标权声明,该声明用于表明在先确立的版权或者商标权所针对的对象……在外观设计专利申请或者实用专利申请中所包含的版权或者商标权声明,有助于公开和保护发明人或者作者所享有的各种知识产权。进一步,要求公开版权或者商标权的情况,有助于保护公众无意地侵犯这些权利。”
    (28)17 U.S.C.§1301(a)(2).
    (29)17 U.S.C.§1329.
    (30)张鹏、徐晓雁著:《外观设计专利制度原理与实务》,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年版,第231页。
    (31)U.S.Senate.112th Congress,2nd Session.S.3523,Innovative Design Protection Act of 2012.Washington,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2012.
    (32)李建华、何松威、麻锐:《论民法典“提取公因式”的立法技术》,载《河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第11-19页。
    (33)未与实用功能相结合的设计通常不属于外观设计制度保护客体,这是外观设计与实用艺术品等著作权保护客体存在的根本性差别。参见徐晓雁、张鹏:《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扩张与限缩--以外观设计专利权与其他知识产权的边界为视角》,载《科技与法律》2014年第4期,第598-613页。
    (34)正是因为这一点,对于高度功能性的设计,或者说由功能限定的设计,并不能受到外观设计制度的保护。参见Uma Suthersanen.Design Law:European Union and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nd edn,Sweet&Maxwell,2010,paras 6-001.
    (35)芮松艳著:《外观设计法律制度体系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版,第78-80页。
    (36)为了解决技术问题,采取了利用自然规律的技术手段,达到了符合自然规律的技术效果。
    (37)有学者指出,外观设计问题涉及专利权、版权法、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作为一种发明,它可以受到专利法的保护;作为某种美学思想的表述,它可以受到版权法的保护;当它在市场上获得显著性或第二含义后,又可以作为商标得到商标法的保护,或作为商品外观得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参见李明德:《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载《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5期,第48页。另外,参见王太平:《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法律保护模式》,载《科技与法律》2002年第3期,第7页。
    (38)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确定发明的区别特征和发明实际解决的技术问题,判断要求保护的发明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否显而易见。
    (39)简要说明可以用于解释图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外观设计。
    (40)事实上,这一差异也是美国外观设计专利制度法律实践中产生重大争议的部分。Litton Systems案[Litton Systems Inc.v.Whirlpool Corp.,728 F.2d 1423(Fed.Cir.,1984)]所确立的新颖点检测法(Point of Novelty Test)与“普通观察者法”在出发点上即存在重点在关注新颖点还是重点在整体观察的区别,这大大增加了侵权比对的模糊度,复杂化了新颖性的判断,甚至出现新颖点越多、新颖程度越高的外观设计越难以保护的尴尬局面。
    (41)沈宗灵主编:《法学基础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347页。
    (42)参见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第6335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5]一中知初字第115号行政判决书以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2005]高民终字第337号行政判决书。
    (43)李琛著:《论知识产权法的体系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1页。
    (44)吴观乐:《试论外观设计专利保护的立足点》,载《知识产权》2004年第1期,第14-19页。
    (45)H.Reichman.Legal Hybrids Between the Patent and Copyright Paradigms.94 Columbia Law Review.2432,2436,1994.
    (46)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fice.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dicators 2017.http://www.wipo.int/publications/en/details.jsp?id=4234,最后访问日期:2017年12月31日。
    (47)吴汉东:《知识产权法的制度创新本质与知识创新目标》,载《法学研究》2014年第3期,第95-99页。
    (48)Regan E.Keebaugh.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dustrial Design:Are Sui Generis Protection Measures the Answer to Vocal Opponents and a Reluctant Congress?13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255,2005.
    (49)各国对“功能性外观设计”的认定存在较大差异,欧盟采用“唯一决定性”标准,亦即由技术能唯一限定的外观设计不能被授予权利,其只需要证明存在其他替代性设计即可加以反驳;美国采取“主要功能性”标准,亦即主要由功能确定的外观设计不能被授予权利,其需要证明外观设计所蕴含的装饰性大于功能性才能加以反驳。参见Jason J.Du Mont,Mark D.Janis.Functionality in DesignProtection Systems.19 Journal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261,2012.
    (50)这一标准的具体适用参见Gorham Co.v.White.(14 wall.)511(1872.)
    (51)这一标准的具体适用参见Litton Systems Inc.v.Whirlpool Corp.,728 F.2d 1423(Fed.Cir.,1984).
    (52)相关规则的适用参见Samsung Electronics Co.,Ltd.,et al.v.Apple Inc.,580 U.S.(2016).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