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余味凄凄两相宜——论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文学意象与书法意境的美学统一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摘要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是其人生低谷时集诗文、书法、家国情怀、思想境界等诸多心理及艺术元素于一身丰碑之作。它彰显了传统文化在历史进程中强大生命力和跨时空穿透力,充分展现了华夏文明基因的优越性和文化自信,尤其从文学诗歌倾诉与书法造型艺术的耦合处作美学探究。以分、合交替的方式解析欣赏并潜入东坡乃至整个大宋帝国的美学欣赏心理深层,能还原激活传统文化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以汲古壮今,润沃时风。
        
引文
[1]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一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2]姜澄清.中国色彩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黄霖.意象系统论[J].学术月刊,1995(7):73-78.
    [4]李广元.色彩艺术学[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5]臧书德.无中生有》[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