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西方汉学界关于庄子哲学之神秘主义性质的论辩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Western Sinologists' Arguments ab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ystery of Zhuangzi's Philosophy
  • 作者:徐强
  • 英文作者:XU Qiang;
  • 关键词:汉学 ; 庄子 ; 神秘主义
  • 中文刊名:SQSZ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
  • 机构:大连理工大学哲学系;
  • 出版日期:2018-12-10
  • 出版单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 年:2019
  • 期:v.35;No.289
  •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英美汉学对道家哲学的传播与研究”(编号:13CZX031)
  • 语种:中文;
  • 页:SQSZ201901004
  • 页数:5
  • CN:01
  • ISSN:41-1303/Z
  • 分类号:19-23
摘要
庄子哲学是否具有神秘主义的性质,这是西方汉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基于对神秘主义理解的差异,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看法有很大不同,代表性的看法有:李亦理的在世或入世的神秘主义,罗浩的"双型"的神秘主义,史华慈的不排斥"秩序"的神秘主义,史怀哲的伦理的、肯定生命及世界的神秘主义。异乎此,莱格否认庄子哲学是神秘主义,认为它是敏锐的社会政治思想。把庄子哲学纳入神秘主义的视域中加以观照,虽然可能存在一些问题,但确乎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我们对庄子哲学的理解和诠释空间,同时也有助于丰富神秘主义思想的内涵。
        
引文
[1]卡尔·凯勒.神秘文学[C].卡兹,编.神秘主义与哲学分析.牛津,纽约:牛津大学出版社,1978.
    [2][美]罗浩.原道:《内业》与道家神秘主义的基础[M].邢文,等,译.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
    [3]Yearley,Lee,‘The Perfected Person in the Radical Chuang Tzu,'in Experimental Essays on the Chuang Tzu[C]//ed.Victor Mair. Honolulu: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1983.
    [4]Roth,Harold D.‘Bimodal Mystical Experience in the‘Qiwu lun'Chapter of Zhuangzi,'[J]. Journal of Chinese Religions,2000(28).
    [5]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zhuangzi[EB/OL].http://plato. stanford. edu/entries/zhuangzi/.
    [6][美]史华慈.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程刚,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7][德]史怀哲.中国思想史[M].常暄,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8]Russel D. Legge:Chuang Tzu and Free Man[J].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9,1979(01).
    [9][爱尔兰]王尔德.王尔德全集·评论随笔卷[M].杨烈,译.北京:中国文学出版社,2001.
    [10]陈绍燕.神秘主义是庄子认识论的归宿[J].文史哲.1983(6).
    [11]张岱年.中国哲学史方法论论文集[C].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0.
    [12]张娟芳.老子的神秘主义思想——史华慈的老子思想研究[J].哲学研究,2006(10).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