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大学生创新能力及素质培养中第二课堂的应用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作者:沈龙
  • 关键词:大学生 ; 创新能力 ; 素质 ; 第二课堂
  • 中文刊名:SYNG
  • 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e and Engineering University
  • 机构: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 出版日期:2015-03-15
  • 出版单位: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 年:2015
  • 期:v.32;No.146
  • 基金: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以项目化方式组织大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施方案研究与实践
  • 语种:中文;
  • 页:SYNG201502068
  • 页数:2
  • CN:02
  • ISSN:37-1500/S
  • 分类号:177-178
摘要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怎样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各大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从第二堂课对高职院校素质培养的作用入手,分析了高职院校实施第二课堂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介绍了高职院校开展第二课堂活动的形式和内容。
        
引文
[1]赵宇迪.高职院校文化素质课教学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2011,(11):11-11
    [2]侯慧贤,苏娜.深化大学生第二课堂建设的原则和机制[J].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4):72-73,83.
    [3]李娟.论大学生第二课堂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现代商贸工业,2011,23(15):200-200.
    [4]李明昊,黄芳,倪莎等.基于专业创新型社团建设的大学生第二课堂[J].改革与开放,2012,(24):165.
    [5]吴众垚,陈卫增,陈明焱等.浅谈新时期工科类大学生第二课堂的教育培养——以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大学生为例[J].中文信息,2013,(2):35,39.
    [6]邓呈逊,刘昆,周丽等.大学生第二课堂学分获得情况的调查分析与思考——以合肥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系为例[J].考试周刊,2013,(4):164-165.
    [7]张晓莲.论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开展计算机教学第二课堂的实践意义[J].才智,2013,(34):11-11,12.
    [8]唐亭婷.积极拓展结合第二课堂推动高职院校学风建设[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3,35(12):234-235.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