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文化自信视野下西方文化输入对华影响的历史透视
详细信息    查看全文 | 推荐本文 |
  • 英文篇名:A Historical Insight of 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Cultural Input o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Confidence
  • 作者:王忠春 ; 周晓晶
  • 英文作者:WANG Zhong-chun;ZHOU Xiao-jing;College of Marxism,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关键词:西方文化输入 ; 文化自信 ; 历史透视 ; 自主性
  • 英文关键词:Western cultural input;;cultural self-confidence;;historical perspective;;autonomy
  • 中文刊名:PCZD
  •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机构:山东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出版日期:2019-01-15
  • 出版单位: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年:2019
  • 期:v.34;No.170
  •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西方文化输出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影响及应对研究”(17BKS089)
  • 语种:中文;
  • 页:PCZD201901004
  • 页数:7
  • CN:01
  • ISSN:32-1790/C
  • 分类号:25-31
摘要
中国文化自信的建构必须以透视、反省、检讨、批判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西方文化输入而上下求索的历程为文化奠基。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输入,推动我国在器物、制度、思想等层面均实现了现代化变革,但西方文化存在的内生性缺陷、道路敌视及文化侵蚀也给中国在误读或被误读中带来了社会发展的异化、道路认知的迷惑及民族精神家园的迷失等等问题。由此可见,只有在自主性的前提下应对并开展文化的全球化,才能在文化的解构与建构中永葆鲜活力量。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al self-confidence must be based on its perspective,introspection,review and criticism in facing with modernization reforms caused by the strong Western cultural input in terms of implements,systems and ideas.Meanwhile,it also has to be faced with the alienation of social development,confusion of road cognition and loss of national spiritual homeland brought about by western culture in terms of inherent defects,road hostility and cultural erosion,which are misreading or being misread in China.It can be seen that only under the premise of autonomy can we cope with and carry out the globalization of culture,and maintain its vitality in the deconstruction and construction.
引文
[1]约瑟夫·奈.软实力[M].马娟娟,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3.
    [2]钱穆.文化学大义[M].北京:九州出版社,2012:9.
    [3]黄仕军,王忠春.论“天人合一”中的生态智慧及现代性转化:兼评科技理性于人的发展[J].齐鲁学刊,2002(1):28-34.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
    [5]雅克.当中国统治世界:中国的崛起和西方世界的衰落[M].张莉,刘曲,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3.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11.
    [7]骆郁廷,史姗姗.论意识形态安全视域下的文化话语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4):67.
    [8]许明,马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文化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2.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3.
    [10]任成金,潘娜娜.西方文化输出及其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影响[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2):114-123.
    [11]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2016国内外重要思潮盘点[EB/OL].人民论坛网,2017-1-23.
    [12]冯宏良.全球化、市场化与网络化:全新历史境遇下的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问题[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9):59.
    [13]陈桂香.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安全的文化审视探微[J].学术探索,2018(8):126-130.
    [14]梅景辉.文化自信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当代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5):106.
    [15]朱高正.近现代中国输入西方思潮的经验与教训:兼论“重建文化主体意识”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意义[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0(2):6.
    (1)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意在以西方学术为参照,通过对国学优劣的整理、重评,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可以有机地联系现代欧美思想体系的合适的基础”(《先秦名学史·导论》),进而在此基础上融合中西思想文化,实现“再造文明”。在此用意下看胡适穷其一生的“整理国故”工作,显然是在西方学术文化的参照下对中国文化实现创新型发展和创造性转换的努力。
    (2)民粹主义以民为“粹”,反对精英、政府和权威,强调人民同质性,决定了其保守排外、反对多元文化的态度,在这一点上,民粹主义极易和极端民族主义合流。带有民粹主义色彩的极端民族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然抬头,如英国公投“脱欧”等,且这种色彩极具传染性,容易在全世界扩散开来。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转型期,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国际国内博弈环境,这一系列的条件为民粹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合流提供了滋生乃至扩散的社会土壤。(参考欧阳辉:《警惕民粹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合流》,人民日报,2016年12月18日)
    (3)参考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国内社会思潮——基于2017及当前的社会判断》,人民论坛,2018年2月23日。

© 2004-2018 中国地质图书馆版权所有 京ICP备0506469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7129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29号 邮编:100083

电话:办公室:(+86 10)66554848;文献借阅、咨询服务、科技查新:66554700